摘要:作文評價與升格,可嘗試由學生自主完成。自主評改可遵循以下五個步驟:示范評、 自評、 組評、 ?師評、 ?家長評。自主評改應遵循以下七個要領:科學分層分組并靈活改組、 教好方法、及時評改、注重升格過程、完善成長袋、提倡多次評改重視發(fā)展性評價和榜樣激勵。
關鍵詞:作文評價;自主評改;五步驟;七要領
新課標強調:“要減少對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個性、創(chuàng)意的表達、評改,逐步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苯處煹木毟某脤W生于不顧,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何以培養(yǎng)?個性又如何塑造?經多番探索實踐,筆者總結出了評改作文以學生為主體的五步驟七要領,現(xiàn)將其詳陳如下。
一、五步驟——為自主評改導流開源
(一)示范評
為達到示范引領的預期效果,示范評的具體策略應是:1.選準樣本。樣本可以是教師的下水作文,也可以是學生的習作。2.合作評改。主評為學生,顧問為教師。3.制定標準。師生通過示范評改共商確立本次作文的分層分類評分標準,通用標準一般如表1所示:
(二)自評
對照表1的評分標準,學生自己評改。
(三)組評
教育家劉國正說:“如果學生作文的讀者有且永遠只有一個——老師,這是不正常的?!睘榱藬U大讀者群,獲得集思廣益、互補共進的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策略。4人一組(分層搭配的較為固定的學生小組)下評語打分數(shù)。操作流程為: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余下的三位讀者對照標準獨立打出整體印象分,再細細默讀驗證印象分確定各自的評分,并真誠地與作者展開探討達成共識,允許“見仁見智”。最后取3人平均分為作文總分。如果分歧過多過大(3人評判的間距超過5分),則應邀老師介入探討。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你們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shù),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彼越處熞矐堰@一名言送給學生,讓其貫徹在評分過程中。最后分層推薦優(yōu)秀(優(yōu)等生達一類卷為優(yōu)秀,中等生達二類卷為優(yōu)秀,學困生達三類卷為優(yōu)秀)。
(四)師評
課代表收齊作文,選擇樣本(每次作文,課代表自動輪流選取三層學生各若干人計全班總學生數(shù)一半的文章),教師作雙面(學生作文、小組評價)總評。用第二人稱寫下溫馨激勵性的評語。師改的主要目的是發(fā)現(xiàn)雙面不足,再找作者、評改者進行面批面改(半學期每生面批面改不少于1次)。
(五)家長評
有條件的家長看作文與作者溝通,下評語與評者交流,再反饋給教師。
二、七要領——為自主評改保駕護航
(一)科學分層分組并靈活改組
學期初分層定組。摸底測試,調查兩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綜合分析,抓住優(yōu)劣的根源;透析潛在能力與固有弱勢;設想提高方案;界分層次,同類合并,整理建檔;劃設小組。(優(yōu)生1人,中等生2人,學困生1人)學期中(末)根據個體作文水平變化情況,靈活換層改組。
(二)教好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兩法:一是批改的方法。1.默讀法,在默讀中精心“自評”。在學生完成初稿后,要求其反復默讀初稿,仔細推敲,在讀中“換”拗口、意義不明確的語句,“調”前后紊亂的語序,“添”一些具體內容,“刪”多余的內容,在讀中結合寫作目標初步自查作文審題是否正確,中心是否明確,層次是否分明,詳略是否得當,表達是否準確。2.號改法,用“增、刪、調、換”等作文修改符號挑改能改的毛病。3.朗讀法,用朗讀的方法挑改需大動作更換之處,下好旁批指出關于改的思考。二是評分方法。加法,綜合各單項分即為總分;減法,用總分再減去“備注”中的應扣分。應強調評委要用好批語和分數(shù)這兩個誘因,以欣賞的眼光、激勵性的評語、客觀的分數(shù)取得正強化的效果。即使是抄襲的作文,“基礎等級”也應在四等之內偏后給分, “發(fā)展等級”不給分。
(三)及時評改
上一節(jié)是作文課,下一節(jié)一定是評改課。最大限度地縮短指導、作文、批改、講評的間隔期,避免“空對空”的指導,杜絕“長征”式的批改和“馬后炮”式的講評,取得快速反饋、有效提高的成果。
(四)注重升格過程
修改,是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一個過程,也是寫作活動由初級階段通向高級階段的階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復升格、多次加工的結果。
實施程序是:寫作——評價——講評——升格。
寫作:按照部編教材在作文板塊先介紹相關作文常識再部署作文題目的編纂體例變化,寫作指導的具體操作策略應是:閱讀文本——結合具體課文精準把握該單元的“作文常識”——自由選題——范文鑒賞(看范文是如何對接、突破“作文常識”要求的)——擬定提綱(腹稿)——下筆成文。
評價:在限時自評、組評的基礎上,教師采用快速瀏覽的方式,對自評、組評的結果進行雙面評定,寫下簡明扼要的“師評”意見。
講評:講評的最佳時限為一課時。教師將學生作文進行分項整理,同時開展有針對性地、有側重點地專題指導。
講評的過程分四步:金榜大題“名”——美文同欣賞——升格共指導——交流再升格。
第一環(huán)節(jié)“金榜大題‘名”,是將此次作文在立意構思、選材剪材、布局謀篇、行文結構、遣詞造句上相對優(yōu)秀的作文及作者,以欣賞激勵為著眼點,以評定其分數(shù)作為衡量尺度,在班級布告欄上,大張旗鼓地公告出這一部分學生的名單及作文名稱。
第二環(huán)節(jié)“美文同欣賞”,優(yōu)中選優(yōu),從“金榜大題‘名”中選出幾篇內容和形式出色的作文,由作者在班上聲情并茂地朗誦,或將他們的習作展覽在班級“習作園地”,全班同學組成欣賞團和評委團,從品評“美點”、鑒賞“瑕疵”兩個角度與作者共同發(fā)掘升格這些美文的“金點子”。
第三環(huán)節(jié)為“升格共指導”,從全班作品中篩選、整理出帶有本次作文共性問題的文章(諸如內容無細節(jié)、行文不出彩、情感不真摯等)作為升格借鑒的樣本,共同剖析,精準輔導。
第四環(huán)節(jié)為“交流再升格” ,由作者和評委共同交流、梳理并明確升格意見,為升格作文鋪路。
升格:在教師精準講評(共性問題的全班糾偏指導、個別問題當面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內用5~15分鐘完成作文升格。升格作文完成了,也要進行講評,此講評可以簡潔些,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升格作品進行再鼓勵,諸如壁櫥展覽、油印散發(fā)、網絡群發(fā)、張貼交流,或推薦到文學社刊、或投校報等等,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種種褒獎品嘗到“升格”帶來的喜悅感。
(五)完善成長袋
用成長袋記錄學生作文進步的軌跡,會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具體如表2所示:
(六)提倡多次評改重視發(fā)展性評價
當學生對某次作文覺得不滿意申請再寫作時,教師應允許學生重新按時限(45分鐘)完成作文的再升格和再評改。然后由學生將成功作品的進步情況(縱向比較兩文,從發(fā)展變化的角度確立此次作文的優(yōu)點)記入成長袋。
(七)榜樣激勵
學生作文本最好是活頁的,一次作文評改結束即可張掛優(yōu)秀作品(評者舉薦的各層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達到激勵先進引領后進的目的。特別優(yōu)秀的可以推薦發(fā)表,不斷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激情。學期末,可以將平時作文成績的20%記入期末作文總分,那么學生的寫作熱情定會不斷高漲。
自主評價,讓學生獲得了升格的底牌,激發(fā)了學生主動發(fā)展的信心;自主升格,讓學生擁有了能動提高的機遇。長此以往,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定會有顯著提高。
作者簡介:萬運華(1970—),男,湖北襄陽南漳長坪中學高級教師,湖北省特級教師,主研方向為初中語文閱讀、作文高效教學的突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