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我國新課改的要求,針對初中生從全面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的情況下,教師應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僅僅只傳授給學生表面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他們具有綜合素質(zhì)。思想道德對于初中生來說很重要,因此要把情和理貫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本文對情與理在思想政治中的應用進行以下研究。
關鍵詞:情與理,初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體應用
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初中生是打基礎的課程,是學生建立健全的心智和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將思想政治中情和理有效關聯(lián),讓學生在情趣中體會思想道德的理趣所在,用情感思考,讓理性抒情,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整個初中教育中。
一、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與理的聯(lián)系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和理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二者既相互獨立,又緊密相連。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應當從政治理論入手,有了講理的依據(jù),再通過情感的輸出來作為理論的支撐,在初中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生屬于思想發(fā)育階段,無論是從情感和理智都不成熟,在思想教育中,教師一定要先從情感上打動學生,理論知識才可以站住腳跟。這是由于初中生的理論知識基礎匱乏,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對理論的理解還不夠全面,會出現(xiàn)許多問題。面對抽象復雜的知識體系,初中生往往表現(xiàn)出抗拒心理,而無法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這時,教師如果硬性地將理論知識講述給學生,只能使學生更加抵觸,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和學生產(chǎn)生共情,通過自己對內(nèi)容的理解把理論知識中含有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又不能太注重情感的表達,而忽視知識理論本身的作用。情與理一定要相融合,不可以偏向其中的任何一方,明確教學目的,使課堂教學質(zhì)量得到保證。
對于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當借助情感這個很重要的工具,來開發(fā)學生對思想教育本身,這種偏理智的知識的接受程度。這是由于通過情感的表達,可以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論部分表現(xiàn)出來,運用傳情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挖掘理論背后的故事,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 “情”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人類的行為活動多數(shù)是由情感所支配,情感作為人類的一種本能需要和反應內(nèi)心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點,來促進初中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強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渴望度,激起正面的情感來抵制消極態(tài)度,這就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的作用。如何充分發(fā)揮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師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正確樹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把關注點都集中在學生身上。針對初中生學習時間的安排,他們大多數(shù)在學校中度過,與家人的相處時間較短,教師應當多一些耐心和愛心,用自身的行為方式來感染學生,增加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正確地處理好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中,讓學生對教師更加依賴,消除他們心中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在信任的基礎上,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順利展開,其次,就是要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不能出現(xiàn)特殊對待的情況,要讓學生感受到他們之間是存在相互尊重的狀態(tài)下來相處的。一些教師對于學生總是高高在上、端架子,甚至在管理過程時,對學生的態(tài)度很強硬,這種問題的發(fā)生都不利于教師的正面教育工作。初中生又處于叛逆期,長此以往會對教師有不尊重的行為發(fā)生。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當以尊重學生為前提,用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由于個體差異而區(qū)別對待,應當從綜合方面考慮,利用情感使學生從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好處,最后,初中學生雖然已經(jīng)建立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還缺乏較高的理解能力,面對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不易懂得理論知識,教師應當靜下心來,對學生要有耐心的進行輔導,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傳遞的真情實感,才能更好地掌握有關思想教育的知識內(nèi)容。
三、 “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對于初中生的思想教育,教學應當明確理的教育是最終目標。要讓學生有條理地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理論知識占據(jù)主導地位。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肯定、以理服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得到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理的認可。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隊里的應用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教師在傳授思想政治知識時,應當讓理占據(jù)主導地位,從客觀知識層面來為學生講道理,這樣的方式,學生才能對政治學習有了正確的態(tài)度。教師應當提高自身教育水平,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經(jīng)驗,才能在政治教育中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真正明白思想政治中考蘊含的理,從行為和內(nèi)心得到對理的雙重認可。第二,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中提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是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教學時,教師應當深入淺出,把大道理通過可以讓學生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引導學生根據(jù)簡單的道理進行接下來的探索,不斷提出疑問在問題中驗證真理的存在,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出新的問題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有了探究真理的能力。從思考問題中達到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第三,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學生加以了解,根據(jù)同學之間的個體差異,從教學上要有針對性的教學,面對心智不成熟、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來說,面對教育,他們可能會產(chǎn)生沒事找事的現(xiàn)象,需要教師在說理的時候,對不同學生要用事實講話,通過教育的方式說服學生,把思想政治知識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講述,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從理解的范疇內(nèi),打心里接受思想政治中的理。
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面對千差萬別的教育對象時,教師應當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把感情和理智完美融合,二者齊頭并進、相互促成教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行為和身心都得到進一步升華,這也是情與理在思想政治教學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張鳳玲.“情”與“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8):126.
[2]邵鈺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與“理”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4):98+100.
[3]王興強.情感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73.
作者簡介:
楊明舉,貴州省畢節(jié)市,貴州省畢節(jié)市赫章縣媽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