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能
[摘要]導課是一節(jié)課的起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有效的生活案例導入課堂,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導課;生活案例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20)04-0094-02
高中地理課程倡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解決實際遇到的地理問題。學生比較熟悉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教師通過生活案例導入地理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下面筆者就如何借用生活案例導課,提升地理課堂效率作如下思考。
一、始于學生,提高生活案例導課實用性
生活案例是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現象的例子。運用生活案例導課,能讓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體現在:①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課始,教師運用學生常見地理案例導入新課,能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去學習新知識,從而將教材知識與實際事物結合,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②提高地理課堂效率。用生活案例導入課堂,能激活學生潛在的認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注意力被吸引。課堂中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力與積極性形成合力,勢必提高地理課堂的效率。③滿足素養(yǎng)培養(yǎng)需要。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是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素養(yǎng)與能力。用生活案例導課,便是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課堂導課的“淺入”,讓學生學會留意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解決地理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實現能運用于生活實踐的“深出”。
二、始于生活,積累地理生活案例資源
地理現象千奇百怪,需要教師善于發(fā)現,并擁有獨特的地理視角?;诖?,教師應怎樣獲取有用的生活案例資源呢?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地理有趣現象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地理現象,需要教師細心觀察。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去進行教學設計。在不同的區(qū)域存在不同的地理現象,教師要善于總結,善于收集。其次,教師在出行時,可將所見地理現象以照片或錄像等形式記錄下來,通過整理,形成教學資源。最后,教師要學會利用互聯網。網絡上,許多視頻展現了奇特有趣的地理現象,這些視頻的取材大多來源于生活,教師應通過積累與甄選,形成導課素材。
(二)以教學目標為導向,選取有效生活案例
生活案例有許多,教師應該作出判斷,思考哪些地理案例符合學生的認知,有利于課堂順利開展,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象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難以理解,因此不適合作為案例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在選取生活實例時,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生活實例應該與本節(jié)內容緊密聯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能夠讓學生在課中與課后進行深度思考,而非迎合形式化的需要。
三、始于課堂,利用生活案例導課的實例探究
利用生活案例導課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具體有故事導課法、俗語諺語導課法、提問導課法、談話導課法、音樂導課法、多媒體導課法等。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節(jié)第二部分“熱力環(huán)流”為例,展現三種生活案例導課形式。
(一)提問導課法
提問導課法是當今課堂經典導課方法之一。教師首先講述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案例,接著提問學生相關現象產生的原因,再以此導入新課,最后用地理原理解釋現象。這種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課后,學生也能夠對相關生活現象作出解釋。
【案例1】課前,教師詢問學生有沒有觀看孔明燈放飛或放飛孔明燈的經歷,并請一位學生講述放飛孔明燈的經歷,這時學生感覺內容有趣,積極性提高。學生講述完畢后,教師提問:“孔明燈沒有動力裝置,但是為什么會飛起來?”學生好奇心被激發(fā),想進一步了解孔明燈飛起來的原理。接下來,教師便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熱力環(huán)流,為課堂的順利展開做好了情境氛圍鋪墊。
(二)多媒體導課法
多媒體導課法主要是運用現代教學設備,展示圖片、影像資料等,更加直觀地呈現生活中的實例。
【案例2】本案例運用多媒體,以呈現圖片的方式導入教學內容。教師在多媒體上先呈現一張暖氣片的圖片,再展示一張掛壁式空調的圖片,詢問學生所展示的圖片內容,接著,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中暖氣片與掛壁式空調在安裝位置上有無差別。學生積極回答,指出二者安裝位置的差別。這時,教師追問:“為什么空調和暖氣片安裝的位置一個在上,一個在下?”學生陷入思考之中。教師便引入本課教學內容——熱力環(huán)流。
(三)音樂導課法
用音樂導入新課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美育,還能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要選擇具有激勵性的并且與所教知識點有聯系的歌曲。在導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跟著音樂為學生領唱,這樣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案例3】課上,教師播放歌曲《軍港之夜》:“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風你輕輕地吹……”教師跟著唱,學生會在感到放松的同時認真聽歌詞,注意力集中。隨后教師提問:“歌詞描繪的場景是在什么時間和地點?”學生積極回答,教師追問:“吹的是海風還是陸風?海邊夜間是否真的吹海風?”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然后引入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
用生活實例導入新課應該考慮實際教學需要,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總之,教師需要靈活處理生活案例,進行導課設計,從而提升地理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波.導課藝術[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
[2]李圓慧.高中地理課堂趣味性導課設計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2):27-28.
[3]盧衛(wèi)忠.中學地理教學的導課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7):24-26.
(責任編輯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