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李雪
摘?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懽鞯淖畲箅y題莫過于素材的缺乏。寫作素材的積累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水平的前提。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引導(dǎo)學生多讀、多看,充分利用各種有效方式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維,引導(dǎo)小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關(guān)鍵詞:生活素材;小學生;寫作水平;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1-124-1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的“源頭活水”就是積累素材,學生積累的素材越多,做作文時,對材料進行優(yōu)選的余地就會越大。假如腦海中空蕩蕩的,寫作時自然會感到無話可說。那么,積累作文素材的途徑有哪些呢?下面就告訴大家一些簡單實用的好方法。
一、舉辦活動,提供豐富的校園生活素材
學生每天的生活大多是家庭到學校的“兩點一線”,由于缺乏生活素材的積累,學生必然寫不出東西來。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可以在校園內(nèi)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參與和體驗了這些活動,寫作素材自然充實起來。
習作應(yīng)該源自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要想寫出好文章,便要有豐富的生活素材。通過舉辦活動,讓學生進行生活素材的積累,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學校的六一兒童節(jié)匯報演出,看著臺上一個又一個精彩出色的節(jié)目,學生們會情不自禁地為其鼓掌加油;參加學校的圖書義賣活動,同學們雖然辛苦,但更為自己的付出感到十分驕傲;學校的讀書節(jié)、藝術(shù)節(jié)活動,每一位同學都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當最后宣布獲獎的那一刻大家歡呼雀躍;美麗的春天來了,校園的花壇里百花爭艷,五彩繽紛,我會帶領(lǐng)學生們在校園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嬉戲在花草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冬日,大雪紛飛,孩子們望著窗外的鵝毛大雪,特別期待打一場雪仗,我便帶著他們一起奔向操場。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既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歡樂,又可以積累寫作的素材,有了自己更加真切的感受,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體會,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引導(dǎo)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習作應(yīng)該是把生活最熟悉、迎合個人愛好的題材暢所欲言地表達出來,因此,在每次活動結(jié)束之后,我都會讓同學們在班級里進行口頭訓(xùn)練,鼓勵同學們將活動中自己的所思所感表達出來,整個過程,各抒己見,沒有對錯的標準,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這種無限制的交流既可以讓同學們將內(nèi)心表達出來,又可以讓我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dǎo)和修正。在口頭交流之后,我再讓學生將交流的內(nèi)容落實到紙上,這樣就很好地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就這樣,通過舉辦精彩紛呈的校園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素材,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學生愛上寫作。
二、借助資源,讓其他學科為寫作助力
作文不是由空洞的想象構(gòu)成的,它更需要有學生的內(nèi)在體驗。學生只有真正地感悟生活,抒發(fā)他們的真切感受和內(nèi)心情感,才能寫出好文章。學生每天背著書包,走進學校后就開啟了學習模式,但每一門學科都別有韻味:音樂課上,婉轉(zhuǎn)如黃鸝鳥的歌聲常常令人陶醉,同學們跟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翩翩起舞。不知不覺中獲得藝術(shù)的熏陶;美術(shù)課上,同學們仿佛走進了一座藝術(shù)殿堂,更是驚嘆于老師那一雙靈巧的手剪出的一個又一個生動形象的小動物,才驚覺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精湛絕妙;體育課上,大家又搖身一變,成為一位位運動健將,高喊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卻仍然拼了命地要奪得冠軍的寶座;科學課上,同學們被神奇的科學實驗深深吸引,小小的實驗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更激發(fā)了大家要去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秘的好奇心。這些都是精彩的學科素材,都可以寫進作文,作為小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基礎(chǔ)。同學們每天都在學校經(jīng)歷著、感悟著、收獲著的這一切,其實都是非常棒的寫作點。我們可以讓學生從學校生活的實際來選擇寫作的材料,寫最喜愛的學科課堂教學,寫學習生活的刻苦和收獲,寫老師的循循善誘和親切關(guān)懷,寫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深刻友情,學生也就有故事可說、有真情可抒。
從學生的視角寫他最愛的學科故事,寫出親身經(jīng)歷的情感體驗,這樣的作文寫出來也一定是內(nèi)容具體并且真實可感的。借助這些學科資源使得生活素材更加豐富,讓學生能夠抓住典型事例從細節(jié)處寫具體、從感動中表情感,寫親身經(jīng)歷的人和事,同樣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及時記錄,寫好作文從寫好日記開始
生活中的美好總是轉(zhuǎn)瞬即逝,需要我們及時對生活素材進行記錄。學校開展的各項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各學科的課堂教學,都可以成為學生日記的內(nèi)容,如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匯報演出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節(jié)目,又如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自己有了怎樣的收獲,甚至科學課上一個有趣的小實驗,都是獨一無二的素材。
日記沒有規(guī)定的題目,也沒有特定的標準,學生可以想到什么寫什么。如今大多數(shù)小學生對作文不感興趣,不愛寫作,有時是因為教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太過具體,讓學生無從下筆。我們要知道,寫作并不是只有在老師規(guī)定任務(wù)時才需要動筆,它是融入我們學習生活每一個角落的,讓學生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學會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就不會沒有東西可寫。我經(jīng)常讓學生寫日記,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定題目,自選內(nèi)容。日記也是作文的一種形式,日記的內(nèi)容可以是千變?nèi)f化的,不限長短,不限題材,不限內(nèi)容,只要學生能夠?qū)⑺麄兊囊姷降?、聽見的、感受到的表達出來就可以。這樣的日記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實實在在,有感而發(fā)的,自然也更加真實。
課堂不一定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場所,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只有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及時記錄豐富的生活素材,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區(qū)淳化中心小學,江蘇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