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敦強
摘要:問題導學法是新課標改革后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其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利用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引入生活化問題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旨在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175
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形式與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保障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使用問題導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點,并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其摒棄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以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好地落實了教育改革制度。
一、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興趣。初中數學知識點與小學相比比較抽象,且學生認知水平有限,在實際學習中會因為其枯燥單調而降低學習興趣,學生無法深入探究知識點,從而無法提升學習效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升學生興趣,才能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初中數學課堂中使用問題導學法,可以吸引學生目光,加強知識點的探究,使其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建立學習信心,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2.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目前,有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中還是使用老舊的教學方法,即灌輸知識點后,要求學生反復進行習題的訓練,然后通過講解的形式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水平。此方法雖然有效,但是效果甚微,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與現代素質教育改革相符。問題導學法的使用,充分結合了新課改,其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對其進行引導和糾正,通過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解答問題,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學生全面引入到了學習活動中,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1.利用問題導學法,創(chuàng)建輕松的學習氛圍。輕松的環(huán)境與沉悶的環(huán)境相比,前者可以提升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而后者令學生變得被動,情緒也會低落,可見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非常重要?;趩栴}導學法的基礎上,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適合的問題情境,使用針對性手段,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進行問題的探索。例如,在《一次函數》的教學中,教師先明確教學目標:學生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并掌握圖像特點;初步接觸數形結合思想;可精準辨別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區(qū)別與聯系。在此目標基礎上,教師開展教學的時候,就要圍繞目標創(chuàng)建問題情境?!澳成虉龃蟠黉N,圓珠筆原價2.5元,習題本原價0.5元,現在為了增加客流量,制定下面兩種促銷方案:(1)買一支筆贈送一習題本;(2)買的所有商品按九折銷售。那么如果買10支筆,x個習題本(x>10),選哪種方案更省錢呢?”此題目比較典型,將其作為課前導入可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將學生分組,利用小組討論和總結的形式,多給學生空間思考,讓學生在激烈的探討中加深對知識點的鞏固,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利用問題導學法,提升學生數學思維。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就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設計一系列和新知識有關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探究過程中增強其數學思維,最終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例如,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講解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制作微視頻,講述四邊形形成的過程,利用豐富的動畫進行展示,使學生不但認知四邊形,還知道產生的過程,以此刺激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然后,教師在學生對四邊形產生初步認知的基礎上提出與其相符的問題,如果是比較難的題目,教師可分為若干個簡單的題目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如提出問題:“四邊形可以通過哪些圖形轉換而來?”“哪個圖形的轉換經歷步驟最少?”等,利用此類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發(fā)散其思維能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中使用問題導學法,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可通過創(chuàng)建輕松氛圍、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和問題聯系實際的形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其降低學習難度,實現自主探究,進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從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艾玉英.探究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3):87.
[2]葛玉鋒.用問號激發(fā)學生數學思維的火花——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8(2):30-32.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三十四中學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