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華
摘要:初中物理課堂在新教改趨勢下演變得異彩紛呈,有效的教學往往是引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而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真正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興趣,才能夠達成對初中物理“枯燥”特性印象的全面顛覆。興趣教學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享受到教學的興趣,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與教學的雙重興趣,首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與興趣的結合,然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并優(yōu)化相關教學設計,最終發(fā)揮物理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在鞏固強化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全面引導物理興趣課堂的精彩學習路徑。
關鍵詞:有效;物理教學;初中物理課堂;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057
人類求知的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對于初中物理這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既可以被運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時又可以提煉成比較生僻的原理。興趣的導向作用之下,人的精神激勵作用往往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能夠在運用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識的同時,不斷地被誘發(fā)求知欲,培養(yǎng)、提高、鞏固和不斷刺激初中學生對物理感興趣的心理特征。教師如果想要在教學過程中誘發(fā)學生熱愛物理并吸引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需要在教學優(yōu)化和教學策略方面做文章。
一、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生興趣培養(yǎng)目標
1.把控物理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
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在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基礎之上,全面促進初中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在明確教學目標,并將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不同形式表達出來的前提之下,加強物理核心素養(yǎng)文化的滲透性,提升結合生活實踐的物理文化素養(yǎng)和物理學習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以物理學習為興趣的初中生群體。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核心和靈魂是學生的趣味學習興趣和實際動手能力。
2.分層次將教學目標問題化、興趣化
在初中物理課堂之上分層次的教學,基于不同的教學方法,消除了與原有教學模式之間的矛盾性,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關于初中物理理論知識的交流,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需求,可以使用相應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答疑。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為將教學目標問題化,具體的說就是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層次按照學生的實際需求分為幾個疑問性的問題,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這種以問題所表達的分層次教學目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往往更容易理解,而且在學習時也可以避免一次性灌輸太多知識所帶來的腦力勞動強度過大的問題。
3.利用學生興趣引發(fā)教學目標生活化的思考
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生活中教學目標的深層次教學內(nèi)涵,將抽象的教學建立在生動而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上,這是對于初中物理教學目標生活化的展開方式。每一個初中生都生活在科學和實際生活中,這一領域內(nèi)的很多生活表象都可以與物理學科知識相連貫,靈活的教學方式成為學生積極參與和樂于參與的生活過程,而生活過程中所蘊含的初中物理知識與道理,常常會讓學生感到妙趣橫生。針對教學目標的生活化最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由于教學目標所展現(xiàn)出的豐富多彩性,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接受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二、激發(fā)學習物理興趣,優(yōu)化教學設計
1.興趣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進程
要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廣泛的激發(fā),教師和學生必須共同努力。教師使學生產(chǎn)生了學習興趣之后,以興趣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完成對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的營造。一般來說,這種教學情境往往是圍繞某一個特定的讓初中生非常熟悉的場景來展開的,課堂上的課程特點常常是學生課后反復鉆研的前提。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分層次化,并且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來給予教學目標的傳達,這樣具有難度差異的目標給予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其中所包含的初中物理教學素材對于學生來說也更容易理解。
興趣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進程來源于生活,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但是興趣化的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和情境的維護則需要教師積極的干預。
2.興趣化的新課導入進程
人的好奇心是最容易引發(fā)求知欲的,初中學生好奇的心理,常常會因為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所引發(fā),在課堂教學優(yōu)化設計的進程中,很多初中教師都采取了懸念來表達物理這門抽象型學科本身的趣味性。雖然有時這些懸念的內(nèi)容并不一定完全具有趣味性,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本著這種好奇的心理和意愿,學生探求知識上下求索的實質(zhì)就是一種對于新知識的自發(fā)性領悟。教師只需要根據(jù)學生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利用相近的知識點和易混點的遷移講述,根據(jù)設問新穎的問句來探求學生內(nèi)心的掌握情況,就可以得知其內(nèi)心的意圖。
3.趣味性的知識過渡遷移
趣味性的知識過渡,常常指的是在初中物理學科中,把腦海中舊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密切的結合,這常常需要教師發(fā)揮教材的引導性作用。由于初中物理教材的特點和規(guī)律能夠被教師所總結,現(xiàn)行的物理課本中又加入了一些圖片,教師也可以結合視頻課件來完成趣味性的知識遷移。這主要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在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并結合學生興趣點的基礎之上,盡可能完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共鳴營造。
4.實踐與操作實驗融合
由于初中物理是一門實驗的學科,在圍繞課程特點和學生所產(chǎn)生興趣的基礎之上下功夫,常常需要發(fā)揮實驗的獨特魅力。興趣化的物理新課導入進程可以發(fā)揮實驗的獨特魅力,物理是為數(shù)不多的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內(nèi)容之一。實驗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雙重理解。喜歡學習物理的學生往往動手能力比較強,而且能夠快速地將興趣和理論結合在一起。
三、發(fā)揮物理教師主導作用,鞏固強化學習興趣
1.在教學中穿插不同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穿插不同的教學手段,可以達到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目前,引導學生自學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成為引發(fā)學生興趣并且激發(fā)其新關注點的一種方法。比如,在學習課題引入的時候,以自學的形式幫助初中生提前預習,并且使其理解不同公式和定義的特點。然后在課堂上結合實驗或者小組討論、議論的形式,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正確的解答方式。學生通過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和議論問題,不斷地增強參與感。而此時教師需要做的則是看到學生的思考過程,如果走了岔路,再給予及時的講解和支持。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學習是教師最應該做的工作。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設置疑問,但是這些疑問的內(nèi)容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同時也能夠引發(fā)學生新的學習熱點,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穿插知識點的一種常用方式。
2.針對性地改進初中生自制力差的問題
初中生每天要應對大量的課堂作業(yè)和課堂學習,而青春期的學生自制力差、學習基礎程度不同,如果自學的方法不夠得當,很有可能在學習活動中出現(xiàn)自制力減弱,幼稚,貪玩,好動等一系列問題,使得初中物理課堂的知識不能做好銜接。比如,在《電流和電路》的實驗課時中,教師就可以積極運用鼓勵方法進行合理的課堂激勵。教師可以將初中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將這些自制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分配在每一個小組中,然后再給予課堂教學引導,提問干預評價以及課后作業(yè)批改的時候?qū)⑦@些學生單獨提出來,有計劃地幫助其改善學習,不能使其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加深而掉隊。教師的鼓勵和評價的干預作用在此時顯得非常重要,鼓勵能夠打動人心,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強化初中物理課堂練習模塊
物理屬于自然學科中由自然現(xiàn)象所提煉出來的學科知識,而最終又會被運用到自然和人類社會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探索教學目標生活化的具體操作形式,注意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學習效果層面上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初中物理課堂《壓強與浮力》的課堂練習中,教師可以采取課堂實驗和微課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強化不同學習模塊的知識要點并輔助學生記憶公式,杜絕遺漏。有效的進行初中物理課堂設計,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總結出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獨立模塊練習的意義,并能夠強化其記憶,增強教學效益,及時讓學生鞏固舊的知識并提煉新的知識,不斷反思,加深記憶。
4.基于情感的物理學習教師評價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的評價情感需要作為重中之重來考量,人的情感左右著人的行為,教師從教學目標角度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有可能有打擊積極性之嫌,此時教師應該考慮到情感和知識技能之間的量化性,其情感錯綜復雜,涉及的方面比較多,但是學生的教學意圖和教學興趣并非不可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應當對于不同學習層次和不同學習弊端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既注重考慮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又結合日常成績和考試成績進行分別評價,從而達到不斷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目的的雙重意義。比如,在日常作業(yè)或者思維導圖復習評價之時,初中物理教師就可以考慮將情感的滲透和鼓勵,加入到物理課堂教師評價的內(nèi)容之中。
四、結論
教學目標往往是成功展開初中物理教學的先決性條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至關重要,把控教學目標,并以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目標為輔助力量,既可以有調(diào)控性的功能,同時又可以避免教學活動的偏差。由于初中物理是集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為一體的理科學科,其實踐性和實驗操作成為教學的重點之一,把控興趣引發(fā)的教學目標,并與學生的實際興趣走向相結合,能夠引入各類趣味實驗和趣味生活實踐,從而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知識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黎德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4):38-39.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斗門鎮(zhèn)初級中學51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