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英
摘 要:初中數學的教學有效性問題一直為人所詬病。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對初中數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求得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已然成為廣大教師當前應重點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筆者對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僅給出自己的幾點建議,還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生活實際;多媒體
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數學教學盡早走出低效的泥沼,教師就需及時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對傳統(tǒng)數學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進行積極地調整優(yōu)化,以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形象性普惠性,從而促進有效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一、教材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自身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自然現象、社會生活、數學或其他學科中的問題,為知識學習的切入點,突出數學與現實世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以及知識產生的由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引導他們的思維指向將要學習的新知識。
比如,“平方根”這節(jié)課,通過ppt演示:如何裁出一塊面積為25dm2的正方形畫布,這塊正方形畫布的邊長應取多少?引入課題,很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還有“角的大小比較”這節(jié)課時,從國旗上的五角星自然過渡到五個角的計算,再引出課題。始終緊扣教材,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融合,讓學生達到共情,獲得學習數學的動力。
二、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我們都知道,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知識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就學生來說,他們自然也比較喜歡生動有趣的內容,這樣的內容更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就成為了關鍵。多媒體具有十分強大的功能,通過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能夠將數學知識的學習寓于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翻倍。
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平行線”知識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手段,將“跑道、雙杠、鐵軌”等多媒體圖片內容,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并且向學生們詢問“以上圖片中的兩條直線是不是我們之前所學習過的相交線呢?結合生活實際現象分析,以上圖片中的兩條直線若不是相交線那他們是什么線呢?給我們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切實有效的在數學課堂當中引入生動形象的信息化技術內容,讓學生們在生動的情境當中深入的了解知識、展現學生們的想象力,通過多彩、形象的內容切實的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融入到課堂當中,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三、游戲教學,寓教于樂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游戲教學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同。而且,已經有大量的實踐研究證明,游戲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一來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二來能夠有效緩解數學知識學習的枯燥,為課堂增添趣味性,抵消學生對數學的畏難情緒。
比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筆者就采用了游戲教學法,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課前,教師提前制作一些簡單有趣的圖形,像動物的圖形、建筑的圖形等,一式兩份。在課堂上教師將一張圖形進行放置,然后下達將圖形如何旋轉的指令,通過抽好器讓學生在黑板上擺放另一個同樣的圖形,判斷學生旋轉的正確與否。教師還可以將兩個圖形都擺放好,然后用抽好器指定學生,讓其說出,圖形二是圖形一經過怎樣的旋轉得到的。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游戲,很好的將所學知識貫穿其中,學生在游戲中既收獲了快樂,也鞏固了知識,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借助信息技術,開展靈活復習
復習環(huán)節(jié)是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和回顧性的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師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不斷的優(yōu)化數學課堂的復習教學,全面的提升復習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再認知和再理解。
例如,在教學“平面向量”這部分內容的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靈活性的復習。教師可以將該節(jié)課的重要的教學知識點,如向量和模的概念、向量的表示方法、掌握向量的加減法法則等等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和梳理,并將這些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和微課復習視頻,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情況,并依據思維導圖的指引學習對應的微課復習視頻,從而不斷的提升復習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深學生對“平面向量”相關知識內容的再認知和再理解。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將這些復習資料放到網絡共享空間上,引導學生在課下根據需要去自由下載和復習相應的數學知識內容,從而將課堂的復習延伸到了課下,有效的提升了復習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有效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革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初中數學教學真正有利于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真正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建修,薛東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智慧教室的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7(42):131.
[2]楊永名.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8(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