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薇
摘 要:對剛剛接觸數學知識的小學生來說,數學這門學科較為抽象、枯燥,學生不愿意進行單調性的數學學習和練習。面對這種現象,小學數學教師自然需要實施一系列的教學方法,讓數學教學更有趣,使數學課堂更生動,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經實踐檢驗,在小學數學中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在小學數學中實現有效的課堂互動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課堂;教學策略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中,教師是不注重交流與互動的,學生只能一味性的接受數學知識,聽教師的講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師要想使目前的教學情況進行一定的改變,必需進行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在課堂中巧妙地融入互動性教學策略,使得數學課堂具有十足的互動性質,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诖?,本文將從以下多個角度談一談在小學數學中實現有效的課堂互動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提升互動效率
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互動性的課堂時,可以注重生動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數學課堂的互動效率能夠得到提升,使學生能夠在生動的情境的影響下,具有十足的數學學習動力,從而讓教師的教學效果能夠更為有效。
如,在教授“圖形的運動(二)”這節(jié)數學知識時,筆者便會在具體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會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多張生動的有關軸對稱的圖片,并對學生說:“這些圖片好看嗎?”學生紛紛表示好看。筆者接著對學生說:“這些圖片的特點是什么?”學生能夠通過圖片融入到生動的情境中,認真的進行圖片的觀看,探究問題的答案,并向筆者說出他們的想法。針對學生所說的話,筆者了解到學生能夠探究出這些圖片兩邊具有相同性的特點,于是便逐漸地融入軸對稱這一數學概念,讓學生仔細地探究這些數學概念,使學生因此能夠明確所學習的數學知識。
總之,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情境,使得學生產生了興趣,能夠積極的與教師互動,讓學生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引導小組合作,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是當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實現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如,在教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節(jié)內容時,筆者便探究了本節(jié)的數學知識,向學生說了說幾個數學學習任務。明確了數學任務后,筆者便將學生進行一定的分組,使學生能夠被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所在的小組與其他小組的學習水平能夠相同。分好小組后,筆者便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學習任務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具有十足自由地學習空間,還能夠與同齡人進行一定的交流,所以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小組合作,使得整個數學課堂都具有互動性的性質,讓整個數學課堂氛圍都十分的活躍。學生進行完小組合作后,筆者便會引導學生談一談他們的合作結果,對學生的合作結果進行合理性的評價,使得學生能夠查漏補缺。
總之,小學書寫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能夠實現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學生能夠具有一個較為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融入游戲,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
游戲是學生比較喜愛的形式。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互動的數學課堂的時候,應該巧妙地融入游戲,從而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讓課堂的互動性更強,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更強。
如,在教授“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jié)數學知識時,筆者便會引入一個構建圖形的小游戲。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首先會向學生進行基礎的數學知識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明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對這兩種圖形能夠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筆者便會讓學生根據筆者的指示,自由結成小組,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內手拉手組合成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在學生進行完組合后,筆者會作為裁判官,觀察學生的組合情況,剔除掉組合不正確的小組。然后,筆者便讓剩下的小組繼續(xù)進行圖形的組合。這個游戲十分的有趣,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筆者的引導下以主動性的姿態(tài)參與這個游戲,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為濃厚,讓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好了,并由此使學生更好地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兩個圖形。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游戲的融入,以此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對學生來說,只有處在互動性和生動性強的課堂氛圍中,才能夠更為主動性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探究學生的特性,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為學生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英.小學數學互動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5(12).
[2]呂大江.興趣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