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荷
摘 要:沙灘排球模塊教學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把沙灘排球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使沙灘排球模塊教學課堂生動而又趣味橫生,達成教學目標,是本課題的研究重點?!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合理運用教學情境設置方法能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促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全身心投入學習當中去,而沙灘排球教學情境設置方法,如比賽導入法、游戲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學生自編導入法、排球音樂操等,則為沙灘排球模塊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踐證明,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沙灘排球;模塊教學;情景設置;導入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7-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3-0118-02
一、沙灘排球比賽導入法
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兩組,相距15米,面對面成縱隊站立,一組的排頭持球站在起跑線后。聽到哨聲后,排頭迅速將球拋起,用雙臂墊球走(規(guī)定只能用雙臂),到達對面后,將球交給本隊另一組排頭,然后站到排尾,依次進行,每人完成一次,先跑完的隊為勝。在安排墊球時,教師只強調用雙臂,不強調動作要領,留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這時候各種動作會出現(xiàn)在比賽中,有些學生雙臂距離太大,雙臂彎曲,這樣會漏球或者因用力不均勻發(fā)生變向;有些學生屈肘或者屈腕,這樣會將排球墊到身后;有些學生肌肉松弛,擊球沒有力量……在第一組比賽完成以后,教師對比賽作出評價,鼓勵學生們進行討論,邀請獲勝隊演示自己的動作,鼓勵學生們邊觀察邊思考,對照自己的動作做出改進,使互助學習效果最大化。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記憶動作口訣“一插二夾三提”,并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這時候再進行第二次比賽,學生參賽的積極性有增無減,動作有了很大的改進,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動作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升,墊球動作的正確率也逐漸提高,達到了課前情境設置的目的。
比賽導入法可以運用于體育課中很多內容的學習中,將學習內容編成簡單而又易操作的比賽內容,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新授課內容,實現(xiàn)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核心目標。
二、沙灘排球游戲導入法
沙灘排球的傳球技術動作與硬地排球不盡相同,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硬地排球傳球手腕靈活,傳球路線多;而沙灘排球傳球技術要求球的軌跡垂直于兩肩,也就是說出球的方向為直線,手腕不能隨意改變球的方向。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沙灘排球傳球動作,可針對這一內容設置情境導入法,方法如下。
將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選派一人手拿網(wǎng)兜站在三米線后,其余的學生拿球縱隊站立于另外半場,并相對站立。在聽到教師發(fā)令后,排頭學生雙手將排球舉過頭頂,雙膝微屈,雙肘微屈,蹬地伸臂將球傳入球網(wǎng)對面的網(wǎng)兜里(要求對面的學生不能拿網(wǎng)兜主動跑動迎球),第一個傳完后到隊尾排隊,第二個學生繼續(xù)進行。一輪完成后,清點網(wǎng)兜里的排球數(shù),進球多的組為勝。進行獎罰以后,教師推選出動作流暢自然的學生做示范,并邊觀察邊講評,要求學生認真貫徹理解口訣“三屈二仰一穩(wěn)定”,同時進行練習。練習時,學生可以相互提醒,互助學習,在糾正與討論的氛圍中進行第二次游戲。教師對第二組游戲方法作出要求:出球時雙臂伸直,方向以拿網(wǎng)兜的學生為準,球與網(wǎng)兜之間必須為直線距離,雙腳蹬地進行力量傳遞。第二組游戲內容更接近于沙灘排球傳球動作要領,而排球落入網(wǎng)兜的準確性也逐漸提高,排球不偏不離地落入網(wǎng)兜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學生在每一次嘗試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這不但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而且使學生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還可以繼續(xù)進行第三組游戲,使課堂各部分實現(xiàn)無縫銜接。這種一氣呵成的課堂,在體育教學中是備受推崇的。這個教學案例可以推廣到其他教學內容的教學中,起到拋磚引玉作用。
三、沙灘排球多媒體導入法
沙灘排球多媒體導入法采用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在學習時通過看視頻、想動作、記要領等思維活動,確定學習內容。其好處是: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對某一動作模糊不清或者疑問重重,可以多次看圖片視頻,一點一滴跟進學習,也可以將具有較大難度系數(shù)的動作進行分解,進行慢放或者回放,實現(xiàn)了對動作的動態(tài)定型。教師要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提示或者講解,幫助學生記憶,定格動作雛形。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動作的同時,思考動作要領,堅定學習信念,激發(fā)學習興趣,領略體育魅力,調動學習感官,強化知識記憶。
在教授沙灘排球比賽這一內容時,筆者選用了兩場比賽視頻。第一段是敦煌地區(qū)舉辦的2018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中女子冠亞軍比賽——新疆旺源一隊—江蘇海南聯(lián)隊的比賽視頻;第二段是男子冠亞軍爭奪戰(zhàn)上海江蘇聯(lián)隊—山東二隊的比賽視頻。當學生們看到熟悉的場地、裁判員、觀眾時,感到十分親切,對比賽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有了更多期待。在觀看比賽視頻的過程中,教師一邊看視頻一邊介紹比賽規(guī)則,介紹比賽中雙方運用的各種戰(zhàn)術配合,排球技術動作的合理運用情況,運動員的臨場表現(xiàn)能力,以及比賽中涉及的體育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簡單觀看比賽到欣賞比賽,進而體會技術動作的精細變化,經(jīng)歷從整體到細節(jié)的過渡。視頻帶給學生的是享受,是深層次的思考,是努力的方向。
在網(wǎng)上下載教學內容時,除了選擇比較精彩的實況錄像,特別應該重視本土運動員的比賽實錄。這樣選擇的好處是: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又能因同一國家體質狀況相近,學生不會產(chǎn)生退縮與排斥,而產(chǎn)生更大的向心力。不應死搬硬套原來的視頻,可以考慮剪輯與拼接,盡量把最好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減少多媒體給課堂帶來的負面影響。
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弊端是減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故教師也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不能被多媒體束縛住,形成思維定式。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情感交流對學生的成長必不可少,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微笑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比如緩解學生的壓力,增強學生的信心,讓更多的學生積極進行體育學習,起到強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在沙灘排球教學中,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法,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長處,采用有效措施解決多媒體在沙灘排球教學中的弊端,提高沙灘排球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性,能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成功率。
四、沙灘排球敦煌文化元素導入法
敦煌壁畫中的舞蹈元素,如三道灣(體態(tài)基本下沉,出胯,沖身,形成三道灣)、金典手指等,形態(tài)剛柔相濟、曲線明顯。腳為赤足,手的形狀豐富多彩,纖細秀美,富有中國古典美。沙灘排球是敦煌地區(qū)的特色項目,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沙漠資源豐富,沙質優(yōu)良,有發(fā)展沙排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學生們頭頂藍天,沐浴陽光,光著腳板在金色柔軟的沙灘上盡情地跳躍、翻滾、流汗,享受這美妙的時光。敦煌地區(qū)的學生們十分喜愛敦煌舞,也喜愛沙灘排球項目,二者從不同的角度把敦煌特色詮釋得淋漓盡致。因此教師若能將二者結合在課堂中,對敦煌文化的傳承以及發(fā)揚光大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讓敦煌文化從仰之彌高的廟堂中走入活生生的現(xiàn)實中來。
沙灘排球敦煌元素情境導入法案例:敦煌舞的審美特質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儒家文化的含蓄、溫和,表現(xiàn)了天宮、佛國的美妙、平和,具有極濃厚的神話色彩。其動作以“反彈琵琶”“飛天”造型最為著名。在音樂的選用上,選取輕柔與歡快相結合的伴奏音樂,時而輕如羽毛,時而厚重如鐘,柔中帶剛。在沙灘中跳敦煌舞,是一種特色融合,是一種動態(tài)與靜態(tài)相結合的美妙享受。
在徒手操的編排上,充分將敦煌舞元素糅合在導入動作中,是對地方特色項目的深度挖掘及特色顯現(xiàn)。如:
(1)上肢運動。1~2拍,雙手合一充分伸展上體,下落時雙手移至胸前,髖關節(jié)向右頂出,重心降低落入右腿上;3~4拍方向相反。相當于“童子拜佛”動作。
(2)下肢運動。兩手指伸直分開,掌心相對,掌跟相接。配合腳步動作,左右手指前后轉動,左腿伸直,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腳向前時腳跟點地,向后時腳尖點地;1~4拍右腳,5~8拍換左腳。相當于“天女散花”動作。
(3)全身運動。通過左右上步動作將經(jīng)典動作“反彈琵琶”連接起來,左右各4拍。
(4)旋轉動作。將旋轉動作與經(jīng)典“飛天”動作融合在一起,左右各4拍。
(5)髖部動作。體態(tài)下沉,出髖是敦煌舞經(jīng)典動作之一。我們結合沙灘排球準備姿勢屈膝、低重心的要求,編創(chuàng)髖部練習,同時將“千手觀音”“天女散花”等經(jīng)典動作經(jīng)過加工創(chuàng)作,融入其中,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音樂下的球操”,根據(jù)沙灘排球的動作特點和敦煌舞的特點以及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來編排,持球進行墊球、傳球、發(fā)球、扣球等模仿動作(可以兩個人為一組,一人持球,一人徒手模仿練習)以及身體素質練習,也可以將敦煌舞與排球動作結合在一起編成一套球操,各種動作配以音樂,在音樂的襯托下,學生完成動作顯得格外活潑主動,達到了要求的興奮點,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是最完美和諧的結合。沙灘排球球操有較多的靈活性跳躍和柔美而極具內涵的敦煌舞動作,要求學生能迅速、準確、協(xié)調地改變自己身體活動的姿勢,對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美感、節(jié)奏感,提高其身體的靈活性有很大的幫助。
五、結語
總之,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情景,既要考慮到教材本身及教學內容的特點,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切忌讓設計出來的情景與教學內容脫節(jié)。只有情景與教學內容渾然一體、過渡自然,課堂環(huán)節(jié)清晰,場地設計新穎,學具多樣,手段富有變化,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業(yè)紅.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2014(17):126.
[2]孫 杰,謝 芳,張國俊.西北地區(qū)發(fā)展沙灘排球之管見[D].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6.
[3]徐大林.淺談小學體育課中運用多媒體技術[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1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