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婷
【摘要】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的任務越來越具體且繁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深入對所教學科的研究,從中找到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基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下,針對小學數學展開教學研究,以“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為例,探索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微課教學,貼合生活實際教學,講解空間圖形實例;進行空間圖形演示,加強學生學習意識;引入趣味教學情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興致;實現數學翻轉課堂,優(yōu)化當前教學方案。靈活使用以上教學策略,從而實現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應用研究
小學數學主要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意識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展開針對性教學。小學生因為年齡還小,沒有形成系統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在現代教學課堂中,微課教學逐漸滲入到課堂當中,針對微課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教學研究,以“空間與圖形”教學為研究對象,總結出以下內容。
一、微課的教學意義和價值
微課,顧名思義就是短小的授課片段。微課是當前教學課堂中十分受教師歡迎的教學方式,通過幾分鐘的一個教學短片就可以將每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學生也可以有效的對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微課教學,對“空間與圖形”這一部分的教學更有益處,教師通過錄制視頻,制作數學課件對學生進行教學,保證學生可以對數學進行有效學習。
二、微課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貼合生活實際教學,講解空間圖形實例
針對“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最基礎的教學方式就是貼合實際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可以更有效的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真實性,而不是只在書本上進行習題的演練。教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一起通過實際探索,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在貼近生活的教學中學生實現對“空間與圖形”的有效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位置與方向(一)”一節(jié)時,可以到操場上,將有關本節(jié)課的知識錄制成視頻,向學生展示辨認方向的方法,以及對方位的描述。將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對學生展開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首先要將辨別方向的方法教給學生,根據地圖來看,通常的方向標識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學生根據這個規(guī)律首先確定正北方向。學生看完視頻之后,教師詢問學生:“體育館在教學樓什么方向?”像這樣的方式,教師多向學生詢問幾個問題,逐漸加深學生對方向的認識。教師再將描述家中物品擺放位置的視頻播放給學生,并讓學生描述自己房間的布置,跟大家一起分享房間的布置情況,以此來鍛煉學生描述位置與方向的語言能力。教師在講完本節(jié)課的內容之后,可以對學生進行習題演練,來檢驗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更愿意主動接受教師的教學指導,通過對學生的教學,學生可以有效的對本節(jié)課進行學習。
(二)進行空間圖形演示,加強學生學習意識
在對學生進行“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課件中采用教具對學生進行演示,學生憑借親眼所見更能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通過微課教學,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將教學內容進行復述并以板書為主進行教學,學生不能更好地體會數學內容的真正含義,只是一味地進行習題演練。為了能讓學生有全面的學習體驗,教師采用演示的方法讓學生對圖形有深入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面積和面積單位”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用一些教學用具,為學生進行演示,將這個過程錄制成視頻。這種方式要比教師在課堂上演示節(jié)省很多時間,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視頻中,教師拿出一塊長方形的桌布,將其與黑板大小進行比較,并詢問學生:“黑板的面與桌布的面相比,誰的面更大一些?”同樣方式詢問學生:“數學書的面與桌布的面相比,誰的更大一些?”視頻中教師說,兩個物品的面相差很多,比較面的大小時可以采用重疊的方法,但是當兩個面相差無幾的物品進行比較,或者說不能使用重疊法進行比較時,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面積”的學習。教師要向學生明確面積基本單位的大小以及實際應用。教師再播放另一個課件,分別向學生展示面積為1平方厘米(cm2),面積為1平方分米(dm2),面積為1m2的正方形。學生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觀察周圍的事物,尋找與這些圖形面積相似的物品,加深本節(jié)課的學習印象。
(三)引入趣味教學情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興致
“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空間意識,讓學生在觀察中進行切實有效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學生的觀察與思考進行深入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引入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將教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講“觀察物體(二)”一節(jié)時,教師將教材中的內容與多媒體教學結合在一起,將平面上的知識轉化為立體化的知識,對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來說,學生可以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在課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之前學習的知識,取一個方塊讓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可以很快的判斷出從正面,左面以及上面看分別是什么形狀。教師擺放兩個方塊讓學生進行觀察,通過教師多次的引導教學,學生可以對不規(guī)則物體進行觀察。教師在課件中還要插入練習題,讓學生根據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實現對“空間與圖形”相關知識的有效學習。
(四)實現數學翻轉課堂,優(yōu)化當前教學方案
翻轉課堂也被叫做顛倒課堂,也就是說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家長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錄制成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將這些視頻播放,學生之間進行分享,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視頻來判斷學生在學習中是否存在錯誤,并及時進行糾正。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來做課堂的小主人,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成績感與責任感,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圖形的運動(二)”一節(jié)時,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軸對稱圖形,將這些圖形記錄下來,通過查閱資料以及書籍等等收集著名建筑中有哪些是軸對稱的。學生可以在家中嘗試尋找物體的平移現象,比如說挪桌子或者升降晾衣架等等。家長幫助學生將學習過程錄制下來,帶到課堂上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并及時進行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補充。將翻轉課堂與微課進行有效結合,優(yōu)化當前教學方案,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學,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實現了有效教學。
三、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既要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又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微課的教學方式,將實踐與教學有效的進行結合,學生可以在特定的場景中進行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通過突出知識重點、難點,將教材內容以精簡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把課本中的知識情景化,極大程度上實現了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明.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6):151-152.
[2]陳耀霞.巧妙利用微課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9(27):149.
[3]郭學慧.淺談微課程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