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榮
摘 要:現今外語教學已在各類高等院校廣泛開展,但是仍有很多同學英語學習效果不佳。究其原因,英語學習者的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本文重點介紹了非智力因素對于英語學習的作用機制以及理論依據,并針對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英語學習策略;非智力因素;價值理念
引言
在語言學習領域,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綜合心理和認知的系統(tǒng)過程,外語學習的效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由于受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很多學者認為外語學習是一種通過刺激與強化來不斷習得的過程,所以對于外語教學中客觀因素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多,諸如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手段等。到了20世紀末期,基于認知心理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學習者主體本身,對于學習者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語言潛能、學習策略方法的研究開始增多,本文從影響學習者的非智力因素角度探討外語學習的效果,力求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習者本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外語教學的效果。
一、非智力因素影響的理論研究
現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事業(yè)的成功與否,只有20%取決于其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80%取決于其情商(EQ,Emotion Quotient)。目前學術界也出現了新的德商(Morality Quotient)。所謂智商,通常意義上指人的智力狀況和水平,包含邏輯思維能力、推斷能力、記憶能力、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情商主要指人的情感及情緒管理潛質,具體包括: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自我情緒的認知和管控能力、觀察他人的能力,人際溝通的能力等;德商,則指人們在生活和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出的道德品質和待人接物能力。羅伯特科爾斯在《道德智商》一書中指出,人如果只有智商而沒有德商,將是一個靈魂不健全的人,也不能算是真正聰明的人,不會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同一老師所教授的學習基礎相當的學生,在成績考核時經常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就說明了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作用。關于學生學習效果影響因素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點,近些年研究者的方向更多轉移到了學生主體的研究上。布魯姆模式(Bloom)過于強調了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認為只要教師的教學方法到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差異就可以降到最小。相反比格斯(Biggs)模式主張學生在學習中的中心地位,該模式的教學認為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并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經過不斷的研究證明,現代認知心理學開始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習效果的決定性作用,建構主義尤其是社會建構主義強調尊重個體差異,強化自我習得。
鑒于以上理論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同樣適用于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好壞,并不僅靠智力因素來決定,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對于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學術界比較統(tǒng)一的認識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著多種影響作用的學習者本人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及個性特征等的統(tǒng)稱。
二、 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非智力因素
經過教學實踐觀察,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
1.學習動機不強。由于對英語學科的不了解,加上英語學習成功體驗不足,許多學生缺少學好英語的表層動機和深層動機。
2.對學習沒有足夠興趣。 由于英語學習的知識內容比較繁雜,加上應試表現不佳,導致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下降,對英語學科的畏難情緒增加,很少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3.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不好主要是由于他們對英語學科、英語老是死、英語考試的態(tài)度和認識不到位所導致的。有些同學對英語考試和英語學習持有“無用論”或“畏難情緒”,致使英語學習沒有積極性。
4.學習方法不科學。英語學習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要學好英語首先要保證足夠的知識輸入量,在不斷的聽讀練習中逐步積累詞句,再通過多頻次的輸出練習,才能學有所獲。因此簡單機械的識記和做題,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喪失英語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三、 應當采取的有效措施
1.在活動中感知樂趣。在每學期英語教學中開設2-3周的實踐活動課?;顒觾热莅ǎ河螒蛴⒄Z(用英語講解一款游戲);影視英語(為一段英文電視配音);英美文化積累(自己制作PPT介紹英美文化);旅游英語(自己制作PPT介紹一個景點);Email英語(用英語就生活中某一話題撰寫郵件)等等,學生可任意選擇一項活動參加并展示。
2.課外學習活動化。每周開設一次英語角活動,每次有一個主題,一個小時??裳埻鈬讶藚⒓?。每學期組織英語類學生活動或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將“我愛記單詞”、“我是英語演說家”、“英文書法大賽”、“英語小咖秀”等活動固定下來作為學期英語活動。
3.開設興趣選修課。學??梢栽诟呗毜谌⑺膶W期開設英語類趣味選修課,例如,英文戲劇、英語趣配音、英文影視賞析等。目的在調動學生參與英語興趣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英語聽讀能力。也可以聘請外教老師走進課堂,在活動交流中讓學生感受英語語言文化的魅力。
4.定期開展學習策略講座。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體驗英語學習的成就和樂趣,能平衡現實與理想的關系,在教育活動中主要表現為:(1)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和進度;(2)具有較高的個人學習效能感;(3)能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自我診斷,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英語學習的效能。
參考文獻:
[1]張玙萌.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研究[J]. 校園英語, 2019(36).
[2]楊芳. 如何有效利用英語學科中的非智力因素[J]. 家長, 2019(10):98-98.
[3]常立媛. 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干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 新課程, 2020(33).
課題項目: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度 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高端貫通基礎階段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XY-YN-05-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