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是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尤其是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當中也更多地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內容,成了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理念,促進人工智能教學水平的提高,增強教學的先進性,滿足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需求。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仍舊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索,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人工智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6-007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073
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高。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信息化人才。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也成了衡量一個現(xiàn)代化人才綜合能力的主要指標。人工智能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專業(yè)性與復雜性,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較大的困難。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這也成了我國教育發(fā)展中重點關注的一項內容。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只重視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較差。同時,無法采取針對性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不高。教師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逐步改革與創(chuàng)新。
一、加強問題引導
合理的問題引導,能夠實現(xiàn)對信息技術課堂的細化處理,促進教學目標的有序實現(xiàn)。在人工智能教學當中,教師不能夠僅僅停留于理論知識的灌輸中,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解決當中增強信息化素養(yǎng)。通過問題引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夠在興趣帶動下高效學習。鼓勵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擺脫對教材內容的依賴,促進其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比如在“人機博弈”相關內容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博弈算法融入到博弈游戲當中,幫助學生在問題的解決當中學會抽象復雜的知識。此外,教師還應該以問題為核心實現(xiàn)知識的拓展與延伸,提高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1]。
二、運用案例教學
鮮活的案例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尤其是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人工智能教學當中,通過有趣的案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其學習人工智能的動力。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原理與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在類型豐富的案例當中,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印證,加深對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2]。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當中,教師應該運用學生熟知的事物,對算法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方法進行深入講解,構建其理論知識與實踐問題相結合的橋梁。鼓勵學生對案例中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對其解決方法進行逐步優(yōu)化,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三、加強項目引導
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方法,突破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在項目當中引導學生的學習,通過特定任務驅動學生的學習。比如在“專家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領域”等相關內容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項目開展教學,將課堂內容落實在具體項目當中,促進教學實際效果的增強。教師應該扮演一個引導者角色,通過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參與到項目的實施當中。在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應該加強對高中生學習能力與水平的調查,防止難度過大對學生自信心造成打擊。
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其更加投入的學習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保障情境構建的真實性,使學生消除學習的陌生感與疏離感。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種先進技術在人工智能教學當中得到應用。教師應該合理運用網(wǎng)絡信息技術,通過資源獲取與整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認知體驗。將文字與圖片、音頻和視頻等結合在一起,增強教學情境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構建實踐平臺
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實踐平臺,使其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從而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如果學校的資金比較充裕,教師應該購買一些智能產品的組件,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設計與組裝。同時,應該帶領學生參加人工智能大賽,使其在比賽的氛圍當中激發(fā)自主學習的欲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在比賽當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得到鍛煉,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
教師應該重視對人工智能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滿足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需求。在教學實踐工作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問題引導、運用案例教學、加強項目引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構建實踐平臺等途徑,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信息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68.
[2]張學軍,董曉輝.高中人工智能課程項目案例資源設計與開發(fā)[J].電化教育研究,2019(8):87.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李瑞云(1981.6— ),女,漢族,甘肅臨洮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計算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