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語文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朗讀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課文內(nèi)容有效閱讀的重要方式。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語文教師要著重加強朗讀教學,促使學生在朗讀中有所獲,有所感,有所提升。下面,筆者將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展開探討,希望能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朗讀習慣;朗讀示范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6-006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061
語文教學理論研究者所指出:教師為學生進行的課文講解活動,乃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領會,而教師所組織學生進行的課文朗讀活動,則能夠使學生在從事此種學習活動的過程當中感受到課文的文字之美以及意境之美,這種學習體會是教師課文講解活動所無法給予的。
一、科學安排課文朗讀目標,組織學生進行層次性閱讀
從小學生這一群體的特點來看,其表現(xiàn)為顯著的個體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具體表現(xiàn)為不同小學生在認知水平方面存在差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為班級學生安排朗讀活動之前,必須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在認知水平方面的差別,進而據(jù)此作為科學安排課文朗讀目標的依據(jù),以便能夠確保班級學生真正可以通過課文朗讀活動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安排課文朗讀目標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把握好這幾個要點:(1)把握好生字和詞組的讀音,讓學生能夠順暢地對課文進行朗讀;(2) 確保學生能夠在通順朗讀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可以實現(xiàn)對課文所傳遞出的思想情感的準確把握;(3)讓學生能夠在朗讀過程當中融入充沛的情感,而不是干巴巴地、生澀地朗讀課文;(4)讓學生通過朗讀活動能夠?qū)崿F(xiàn)對課文當中名言警句的記憶和積累,為后續(xù)的寫作儲備素材。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在每次課上組織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朗讀之前,應當先行為班級學生進行導讀,以便避免學生在朗讀過程當中發(fā)生不必要的錯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為班級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朗讀學習任務,以便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虎門銷煙》這篇文章時,便為學生安排了不同層次的朗讀任務,讓學生不但領會了課文所表達出的思想內(nèi)涵,更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師言傳身教,帶動學生形成朗讀習慣
朗讀雖然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種價值并非一時一日就能體現(xiàn)出來,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堅持,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只有朗讀形成習慣,學生才能從朗讀中收益。為此,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榜樣作用,要通過言傳身教,來引導學生形成朗讀習慣。比如,教師可以每日在喜馬拉雅錄制朗讀音頻,每個早讀課與學生一同朗讀課文,每次朗誦比賽自己也積極參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朗讀情境,在班內(nèi)形成一個良好的朗讀氛圍。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下,學生也會愛上朗讀,并且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三、注重示范朗讀,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小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朗讀卡殼,朗讀不帶感情,朗讀語速過快或過慢等。這是因為學生缺乏朗讀技巧,而且朗讀文章的過程中也并沒有真正走心。為此,教師應該注重示范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告訴學生朗讀的注意事項之后,為學生范讀。這樣,學生結(jié)合教師所傳授的技巧,以及教師的范讀,就能夠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比如,朗讀《游子吟》的時候,很多學生朗讀的毫無感情色彩,非常機械。教師為學生講解了游子吟所體現(xiàn)的母親對孩子的深沉的愛與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講述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恩,告訴學生朗讀時要飽含深情,仿佛眼前有一個燈下為孩子縫補衣服的母親,仿佛看到孩子遠行前母親的千叮嚀、萬囑咐,以及眼角流下的牽掛的淚。之后,教師再為學生進行范讀,教師的范讀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朗讀的語氣,感受文章的情感,并進行模仿。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范讀之前應認真“備讀”,反復研究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讓學生聽了以后,產(chǎn)生強烈的想讀好的欲望,達到以讀促讀的目的。
四、注重朗讀和感悟相結(jié)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朗讀過程當中,應當給予學生悉心地指點和引導,以便使學生能夠在朗讀課文時,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此一來,將大大提升學生的朗讀效果。朱熹說,讀書需“眼到、口到、心到”。這三到之中,“心到”尤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讀得好。為了能夠使學生讀出感情、讀出感覺、讀出韻味,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認真揣摩和分析語句以及語句背后所隱含的深意,并注重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課文朗讀效度。
五、結(jié)語
語文教學活動直接關(guān)系到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朗讀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的重要性,并積極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加以改進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齊敏,李維佳.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6).
[2]鄒克波.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實踐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35).
[3]李丹.讓學生在朗朗書聲中成長——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分析[J].祖國,2018(6).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邵對紅(1983.10— ),男,漢族,甘肅通渭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