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馨
摘? 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小學美術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除了要傳授學生美術知識,引導他們用神奇的畫筆描繪出五彩斑斕的世界外,還要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故此,本文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展開探討和研究,旨在發(fā)展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與藝術素質,實現(xiàn)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審美能力?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195-01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強化學生辯證意識與唯物主義精神的同時,還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視為重點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不僅能夠讓學生產生愿意、樂于學習的欲望,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達到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教學目的。
1? ?以“美”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
因為小學生的對“美”的理解和認知還不夠深刻,若想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僅靠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以“美”為核心,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和認知。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傳授學生美術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對點、線、面、三原色等基礎美術常識進行認識[1];其次,在教學中設計與美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掘“美”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有價值的作品,在增加學生感悟的基礎上,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例如,在《風箏》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向學生簡單介紹風箏的歷史外,還要引導他們根據風箏的分類,說一說不同種類的風箏有哪些特點,比如說圖案、形狀、顏色搭配等。然后在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談一談自己心中具有“美”的風箏是什么樣子的?它的“美”體現(xiàn)在何處?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與同桌或小組成員共同制作風箏,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與實踐,加深對“美”的理解和感悟,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
2? ?營造輕松愉悅的美術學習環(huán)境
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與良好的教學氛圍有著直接關系。所以,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立足于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發(fā)展特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2],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沒有壓迫感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的同時,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中,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實施,不僅能夠賦予課堂新的活力與生機,所具有的圖文并茂等特點,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簡化他們的學習過程,使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例如,在“現(xiàn)代雕塑”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所收集到知識與教學內容相整合,以PPT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當學生看到中西方形態(tài)各異、色彩鮮明、有著極強表現(xiàn)力的雕塑時,就會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這時,教師可以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如人民英雄紀念碑、側臥人像、天鵝像等,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精彩紀錄片,當學生觀看結束后,可以讓他們結合課堂教學知識以及對雕塑的見解,寫一篇觀后感,將自己與雕塑作品之間產生的共鳴落實到字面上。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長見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
3? ?積極組織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若想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的目的,除了重視知識的引導外,教師還應突破課堂教學的束縛,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一睹外界的風采,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藝術的魅力,讓審美能力在耳濡目染下得到提升[3]。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并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抒發(fā)情感、充分想象、釋放天性,并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訴說著自己對萬物的見解以及蘊含的審美素養(yǎng)。例如,在“校園真熱鬧”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感受校園的熱鬧所在,比如教師在各個辦公樓穿梭的身影、操場上熱鬧非凡的體育課,還有竊竊私語的花兒小草,等等。當學生在感受熱鬧氛圍的同時,教師還應讓他們以“動起來的校園”為主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審美進行創(chuàng)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五顏六色的畫筆進行描繪。此外,教師還要做好作品評價,評價方式分為師生評價、生生互評等,以此幫助學生的樹立學習信心,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發(fā)展特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和幫助,唯有此,才能夠逐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陸伯瑤.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25(04):170-171.
[2] 張學芝.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17,01(14):138-140.
[3] 于朝陽.探析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中華少年,2017,20(2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