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仁燕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有效教學這一理念不斷滲透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它不僅是發(fā)展學生化學思維的主要依據,還是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因此,本文筆者對有效教學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有效教學;課堂問題;實驗教學;課堂小結
高中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階段,由于教師在教學壓力下,面對抽象化的化學知識,常常以直接灌輸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導致學生只是片面提升了自身的應試能力,對學生素質發(fā)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育理念,遵從學生的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并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能夠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因此,本文筆者以高中化學作為出發(fā)點,從“設置課堂問題、重視實驗教學、重視課堂小結”三個方面對有效教學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設置課堂問題,激發(fā)探究意識
問題是學生探究意識產生主要動力,也是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潛在機制,由于高中生的思維正處于上升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相比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他們更傾向于自主探究的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fā)現每個學生是不被教師的意志所轉移的獨立個體,并設置課堂問題,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這樣不僅使學生行使自主的權利,還能激發(fā)他們對問題的探究意識,從而獲得新知。
筆者在進行“反應熱和焓變”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經學習了關于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相關知識,為了使學生了解反應熱和焓變的含義,首先設置課堂問題,提出:“化學反應過程中為什么會有能量的變化?化學反應中哪些為放熱反應?哪些為吸熱反應?”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結合已學知識展開探究活動,一段時間后,學生將以上問題進行解答,在此基礎上,引出“焓變”這一概念。因此,課堂問題不僅是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的源動力,還是建立新舊知識聯系的主要橋梁,同時,學生通過回顧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并對比兩者的區(qū)別,加深了對焓變這一概念的理解,此外,學生通過探究這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不斷提升化學素養(yǎng)。
二、重視實驗教學,增強實踐能力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觀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實驗作為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而教師常常受到傳統(tǒng)教理念的影響,只重視化學理解知識的滲透,而忽視實驗教學的開展,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表象的層面上,因此,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實驗操作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的過程提升其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素質發(fā)展。
筆者在進行“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教學中,首先運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展示“爆炸反應、石油的形成”等圖片,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化學反應速率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引導學生利用同一濃度的溶液在不同溫度下與0.1mol/L硫酸5ml的反應,觀察實驗現象,并將反應中出現渾濁的時間記錄在表格中,學生通過數據分析出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而使學生感受到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速度會加快這一化學原理,因此,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增強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重視課堂小結,構建知識體系
課堂小結是梳理章節(jié)知識的重要過程,也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課堂小結這一環(huán)節(jié),或者沒有使學生獨立思考小結內容,只是片面將所教內容進行回顧總結,對完善學生認知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課堂小結,引導學生主動梳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為構建知識體系提供良好的保障。
筆者在進行“酸堿中和滴定”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對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學習,為了使學生回憶并梳理所學知識,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將所學知識進行總結,隨后請學生將自己所總結的知識與其他同學分享,如:“從離子反應的角度理解了中和反應的實質,酸堿中和滴定的相關計算,”這樣,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將自己所總結出的知識表達出來,每個學生取其所長,補其所短。因此,通過課堂小結,不僅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意義識記,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及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針對性將其改正,從而完善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有效教學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它不僅是加深化學原理的重要原因,還是發(fā)展化學思維的主要依據,因此,教師作為教學的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設置課堂問題,讓學生產生內在認知變化,激發(fā)其探究意識,并不斷獲得問題的答案,完善知識體系,同時,重視實驗教學,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展開操作活動,活躍他們的思維,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此外,教師也應重視課堂小結,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已有知識,發(fā)現存在的知識漏洞,從而不斷構建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 劉紅利.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3(3):217-218.
[2]? 邢麗麗.淺議如何對高中化學進行有效教學[J].好家長,2017(67):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