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可以幫助學生豐富精神世界、健全人格,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小學語文是最初級的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主要任務。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加大語言訓練力度,有效開展語言訓練。語言訓練的途徑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在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教學模式;閱讀;寫作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弊鳛檎Z文教師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我們祖國的文字,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墒?,到底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加大語言訓練力度,有效開展語言訓練。筆者認為語言訓練的途徑與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的是在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在閱讀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
1、利用好每日閱讀課,指導學生閱讀。
為了保證每個學生的閱讀時間,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學校每天專門開設了閱讀課。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寶貴的讀書時間,有層次、有梯度地做好各方面的指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初級階段我們沒必要規(guī)定固定的書目,只要是有益的,能給人收獲和啟迪的,都可以任由學生興趣去讀。一個人的精力、時間、視野是有限的,所以,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和他人交流,有了這個基礎,老師就可以推薦更多的經(jīng)典作品,讓學生的讀書更有廣度。
2、利用好語文教材和閱讀文段,指導學生閱讀。
語文教材的選編都是很多專家反復研究,針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水平挑選的一些文質兼美、題材、體裁多樣的文章,其中很多文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立足教材,挖掘文本內(nèi)涵時,可以通過課文進行輻射式的讀書引導,比如學到魯迅的《風箏》,就可以推薦學生讀魯迅的其他作品。語言教學應天然地存在于每一篇課文中,存在于每一堂語文課中。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技巧,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也是一種人文的熏陶,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閱讀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nèi)容當數(shù)語言訓練。從學習語言規(guī)律的過程來看,對語言的認知、理解、感悟、積累、欣賞、表達、運用等一系列活動,都包含著對課文思想內(nèi)容、藝術手法的品味與探究。教師對文本語言進行揣摩與欣賞,是有效搞好語言訓練的前提條件。在課前,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形式記錄閱讀過程,教師也可以此檢查學生閱讀情況,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思維導圖的語言角度對課文進行閱讀、梳理、品味、補充、歸納、總結,要進行文本細讀,挖掘出文本的教學價值,進而立足于語言的角度,充分發(fā)揮文本的語言教學作用。
二、在寫作教學中加強語言訓練
1、根據(jù)文本教材教材,開展語言訓練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行文的全過程來傳授寫作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增強語言訓練效果。當然,學生只聽教師的規(guī)范分析是不可取的,要手腦結合,多讀,多寫,多練,多審,多改,語言訓練要追求全面、講求實效,但不必刻意求異求新;要善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學習活動和當前學情,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地選擇行之有效的訓練形式,進行語言訓練。寫作教學中的語言訓練,既要有明確的要求、適時的指導,還要有比較中肯的、充滿激勵的評價,實現(xiàn)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對于那些作文能力處在中、下層次的學生,更要予以熱情關心,我們教師和學生多互動,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學生的寫作能力,適時給予幫助和鼓勵,打開學生的語文空間,鍛煉他們的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2、想象補白、變式練寫、激活想象
閱讀能力、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利用課本內(nèi)容讀寫結合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方法。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以原文的終點為寫的起點,展開聯(lián)想,構思新情節(jié),給課文續(xù)寫;可以對教學突破點、主題深化點、情節(jié)高潮點、文中簡略處、動情處、省略號進行補白;可以在原文的基礎上擴寫、縮寫、變換體裁、變換人稱,充分發(fā)揮想象,對原文進行重組;也可以研讀課文時,或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特點之后,引導學生進行研討、探究、議論、評價,寫“讀書筆記”或“讀后感”,抒寫學習所得、所思等;還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時一邊讀一邊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處做上批注,便于讀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從而拓展學生思維,激活學生想象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時也促進學生的讀寫能力。
3、貼近生活、提高寫作
在寫作中加強語言訓練,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中采集、吸收精彩的俗語、警句等鮮活語言,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寫作的源泉是生活,它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要想寫好作文,必須對現(xiàn)實投入熱心、信心和耐心。即關注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同時善于思考和感悟生活。所以,語文教師有責任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吸收鮮活的語言,并學會去粗取精、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使自己作文語言綻放異彩、涌動真情。
結語
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語文教學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智力,陶冶學生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到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語文教學離開了人文素養(yǎng)就會變得空洞,毫無生氣,反之如果我們將人文素養(yǎng)有意識的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學生們的讀寫定會在人文素養(yǎng)的滋養(yǎng)下,露出耀眼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堂標準
[2]蔡海燕,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及策略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12
[3]許麗華.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 (14):42-43.
作者簡介:趙春雨,淶水縣南關小學,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