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
【摘 要】英語閱讀是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英語課堂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但根據(jù)調查研究顯示,當前小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明顯不足,空有理論知識,缺乏相應的閱讀實踐經驗,導致英語閱讀能力不強。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本文從對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教學理念出發(fā),從詞義、語法、情感三個方面,對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教學方法;策略
隨著文學時代的不斷擴展,各大學校逐漸加強了對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學,旨在通過新時期的教學元素,構造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英語閱讀課堂,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激情。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會產生好奇心,教師要抓住這個特殊的教學階段,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讓學生對英語閱讀課堂充滿新鮮感和滿足感。
1.注重英語“詞義”教學,糾正學生的閱讀錯誤
英語是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小學生的英語教育,這是時代的教學趨勢,也是教師要掌握的教學問題。但調查研究顯示,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育中,多數(shù)小學生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課外英語讀物,缺乏相應的閱讀經驗,沒有自主閱讀的積極性。閱讀是英語教學的一部分,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運用能力等都有極強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要看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給出指導意見,幫助學生改進,讓學生認真進行閱讀,明白閱讀題材中每個單詞的詞義,促進其全方面發(fā)展。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常犯的錯誤有以下幾個方面:
小學生對課外的英語閱讀題材沒有興趣、讀不懂,不知道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題材,詞匯量不足。
大多數(shù)教師按照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講解基礎的英語知識和單詞,而忽略了新課標中對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要求,學生只掌握課內的英語單詞,不懂得怎樣去衍生和擴展詞匯量。
目前,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存在不合理的模式,學生對課堂和老師的依賴程度較高,不自覺學習和自主閱讀,認為課外閱讀非常耗時間,這是不對的。
在考試的壓力之下,教師要求學生記憶和背誦課內的單詞,不得不放棄英語課外閱讀訓練。
課外閱讀內容不合理。學生自己購買的課外閱讀書籍不符合新時代的要求,要么內容簡單,要么內容太難,起不到較好的閱讀作用,學生對單詞的理解也不夠到位。
對于這些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合理分析,并制作出相應的教學計劃,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英語閱讀習慣。如果學生缺乏相應的單詞記憶方法,教師可以給出學習建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保證英語課外閱讀的效率和質量。給單詞分類就是一種很好的單詞記憶法。富有積極情感的形容詞有Friendly, Happy, Positive, Upward, Rapid,表示消極情感的形容詞有Silent, rigid, complex, unfriendly, negative等,這兩種不同情感的主觀形容詞,在英語閱讀中經常會出現(xiàn),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的英語詞匯,提高他們對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保證每日的閱讀質量。
2.強化英語“語法”引導,提高學生的英語感知
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小學生的閱讀量不夠,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幫助學生熟悉所學詞匯、句型及句法和語法,將課堂上所學的英語知識合理遷移到英語閱讀過程中。英語課外閱讀題材多樣,有記敘文、議論文、科技文、情感表達文等。無論是哪類文章,教師都要嚴格要求學生,對他們進行語法知識的引導和教育。這種語法引導的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拓展知識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可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能力與寫作技巧。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九個學年結束后,英語課外閱讀量應達到15萬詞以上,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有效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按照這樣的規(guī)定來計算,小學生平均每天需要閱讀一篇50詞的文章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但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量遠遠不夠,學生的英語閱讀量不夠,教師就不能對其進行語法知識的引導和教學,課堂教學也不能落實到位。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閱讀,幫助學生合理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擴展英語教學的閱讀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
在選擇閱讀題材時,我們應該遵循“SAVE”的教學原則,即簡短、吸引人、多樣性、易讀性。這種教學原則符合小學生的閱讀需求,能幫助學生自主建立閱讀目標和計劃,也有助于學生從閱讀題材中發(fā)現(xiàn)生動、有趣的英語資料。教師也能通過這種閱讀題材,擴大學生的英語知識面,提高他們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引入一些實質性的英語語法,帶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比如,詢問地點時通常用“Excuse me, do you know where...””的禮貌用語,回答則采用“...In the East (south, West and north) of…”;在詢問對方的飲食需要時,可以用“Would you like some food?”或“Its time for us to eat.”來表達等。如果學生的語法知識掌握得不夠到位,我們要及時引導和教育,對課堂教學方案進行有效探索與改進,讓學生的課外閱讀真正變成“悅讀”。
3.引入英語“情感”閱讀,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猜詞義,還要訓練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感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情感,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他們的語言文化知識。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的情感交流活動,才能發(fā)揮出英語課堂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都能融入到課堂中,積極主動地閱讀英語教材。但從當前的教學形勢來看,很多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過于急躁,通常一遇到生詞就急于查字典,問老師或同學,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老師和課堂產生依賴,不懂得進步和創(chuàng)新,會失去英語學習的真正價值。
為了改變這些教學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入英語“ 情感”閱讀,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并經常引導學生做猜詞練習,發(fā)揮其思維想象能力,鼓勵學生積極閱讀文章,這樣才能帶領學生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英語閱讀題材中的魅力,使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如短文“The football match”中的bounce一詞,是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情感。教師可讓學生勾畫出中心句子“The ball flies onto Zhang Pengs face.”從文章的語義、段落、情感三個方面來分析文章內容,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閱讀技巧。“bounce”在文中是“彈、反彈”的意思,充分展示了足球的彈性和特點,通過仔細品味,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文章中的感情色彩。
有的英語文章感情不明顯,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以分析和理解。對此,教師要巧設任務,引領學生閱讀,為學生的閱讀過程保駕護航。比如,我們可以設置一定的閱讀作業(yè),以此為教學驅動,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當學生有了良好的閱讀意識,便能跟隨教師的引導,改善自身的閱讀方式,從閱讀中加深自己對英語單詞、語法、情感的理解。對于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也要及時驗收和檢查,以便制定出更好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對各種類型的英語文章都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總而言之,閱讀是英語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也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代在飛速發(fā)展,英語教師的課堂模式也要不斷更新和進步,這樣才能滿足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感知能力。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我們要把英語詞義教學、英語語法引導、英語情感閱讀這三項內容有效結合起來,真正落實趣味性的閱讀課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江蘇省張家港市德積小學,江蘇 蘇州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