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漫潔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強調(diào)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思”的理解與運用。其中“寫”屬于較高層次,在核心素養(yǎng)中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寫”這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作文教學為例,筆者主要從閱讀、寫作、修改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作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強調(diào)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該重在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學習興趣、語言素養(yǎng)等方面,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思”這幾個方面。其中“寫”屬于較高層次,在核心素養(yǎng)中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那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閱讀——拓寬視野,培養(yǎng)興趣
小學生要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需要平時對作文素材的積累與整理。但很多學生深受“見識面狹窄、肚里沒半點墨汁”的困擾,一提作文興趣全無。有些語文老師便讓學生背誦范文、仿寫,筆者認為此舉不可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yǎng)良好地閱讀習慣,積累習作素材,為寫作做好鋪墊。
1.給足時間,自主閱讀
自古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自主閱讀,從而培養(yǎng)讀書興趣。每周筆者都會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讀書,如,分角色讀、對讀、表演讀、誦讀、唱讀等,讓他們真正體驗“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滋味,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課外閱讀中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
2.推薦書籍,閱讀摘抄
“部編本”語文教材設置了一些讀書欄目,如,“快樂讀書吧”“和大人一起讀”,將閱讀材料充分延伸到學生廣闊的生活中去,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愛上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做到真正的快樂讀書。為此,筆者會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課外書籍,如,國學經(jīng)典、優(yōu)美詩文、人文科學、童話故事、科普讀物等。采用教師教讀、學生自主閱讀、課外閱讀(自讀或親子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模式,在讀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如,摘抄、有效提問、心得體會等,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面廣了、語言知識豐富了、寫作興趣也有了,寫起作文便滔滔不絕。
3.交流匯報,分享心得
每個學期,筆者都會精心組織讀書交流匯報活動,如,“讀書故事會”“古詩文誦讀會”“快樂讀書會”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交流活動,使學生彼此之間碰撞出火花,互相分享心得,拉近之間的距離。
“讓學習成為終身的必需,讓讀書成為永遠的習慣!”可見,讀書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學生明白“愛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只有堅持讀書,多讀書,才能激發(fā)寫作的熱情,才能具備扎實的作文功底。
二、寫作——表情達意,煥發(fā)靈感
作文不過就是用筆觸寫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安烤幈尽痹诹曌黝}材的編排上,層層推進,由易到難,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1.初試身手,逐步滲透
“部編本”的寫作教學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三年級開始進入小學中段,學生學習重心有所轉移,主要表現(xiàn)在寫作教學的正式介入,所以,在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要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和寫作的滲透,為三年級寫作訓練打下基礎。
2.強化練筆,豐富語句
“部編本”教材中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小練筆,將作文難度降低,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推進,學生也樂于動筆。
(1)想象仿寫
如,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發(fā)揮你的想象,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越多越好。
(2)寫法遷移
如,五年級上冊《四季之美》:仿照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要營造出美的氛圍。
(3)聯(lián)系寫話
如,六年級上冊《窮人》:“兩個人沉默了一陣”。聯(lián)系課文,動筆寫一寫桑娜和漁夫各自在沉默什么。
3.重點訓練,明確目標
“部編本”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每冊編排一個習作單元。三年級訓練“觀察”和“想象”,四、五年級重在幫助學生了解不同類型作文的寫作方法,六年級則是圍繞一個中心和真情實感進行培養(yǎng)。每個年級訓練的重點不同,這就需要老師們從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出發(fā),明確寫作目標,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寫文章的,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三、修改——促進交流,提高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學生參與了習作的評析, 親身去體驗,去感受,才能激起強烈的習作興趣與習作欲望?!币虼?,作為語文教師,要放手讓學生用掌握到的修改方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又能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1.學會欣賞
在修改作文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習作,發(fā)現(xiàn)亮點,將好詞好句做記號,甚至可以做批注、摘抄、寫感受,及時記錄,加以運用。
2.學會評價
欣賞完作文后,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進行評價作文,可以是自評、互評或集體評,取長補短,促進交流和合作。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發(fā)生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評價、相互影響。這樣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3.學會修改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作文是一門必修的學問。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反復修改,養(yǎng)成切磋交流的習慣,這也是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一種途徑。語文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旁批、眉批、總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可根據(jù)自評、互評、集體評中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作文,反復推敲,形成自己滿意的一篇習作。
總之,核心素養(yǎng)下的“部編本”作文教學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作文是表現(xiàn)“真我”的一種手段,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入手,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寫作,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去創(chuàng)新,真正讓作文教學“返璞歸真”。
參考文獻:
[1]張正陽.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中),2011(03).
[2]褚宏啟.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與本質(zhì)[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 (1):1-3.
[3]羅浪花.作文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N].發(fā)展導報,2017-03-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