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永青 劉芳
摘要:藥理學是醫(yī)護藥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是聯結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紐帶,對醫(yī)護藥類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藥理學教學現狀分析,提出藥理學教學改革的六項具體措施,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期促進藥理學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藥理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1-183-01
藥理學是一門對藥物與機體間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規(guī)律進行研究的醫(yī)學基礎學科,是連接臨床醫(yī)學與基礎醫(yī)學的紐帶學科,是從事醫(yī)護藥行業(yè)人員的必修課。雖然藥理學在醫(yī)護藥專業(y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本身的學科特點,在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下藥理學的教學仍多以教師講授為主,這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激發(fā),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學生的科研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也會受到一定的阻礙。針對高職院校藥理學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一些具體的措施,以期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 藥理學教學現狀
藥理學涉及的內容廣泛、繁雜,理論深奧、抽象、難懂,且高職授課時數少,使目前藥理學仍舊多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授課方式。教學方式的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養(yǎng)成。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互動不夠,教學側重理論知識,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視不夠,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結合也不足。教學方式的單一使學生主要靠死記硬背掌握相關知識,不能夠做到知識的有效吸收。
2 藥理學教學改革實踐
21世紀是大數據、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逐漸深入人們生活、工作的每個角落。教育部門對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要求教育要跟緊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將教育教學與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機結合,不斷促進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隨時隨地靈活地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同時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系統(tǒng)記錄,學生和教師可通過平臺及時溝通交流,及時進行教學評價,讓師生都能及時獲取教學效果的反饋,不斷改進提升教學和學習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3 藥理學教學改革措施
3.1 改變傳統(tǒng)教育以及學習理念
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而言是知識的傳授者,是不斷開發(fā)其創(chuàng)新思維、幫助其在科學研究領域有一定突破的塑造者。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講授為授課的主要方式,學生只負責聽課,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且由于學生長時間接受理論知識的灌輸,容易出現不愛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差等情況,不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1]。
藥理學的教學改革在改變教師教育理念的同時,也需要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意識。學生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改以往錯誤的學習理念,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生需要減少對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的依賴性,不斷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不會的問題要勤向教師提問,在接受教師引導的基礎上查閱相關的資料進行深入探究,更好地將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地吸收。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師指導和自我督促的基礎上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對知識能夠勇于探索。
3.2 注重知識更新,提高教師素質
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將臨床藥物與藥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無縫對接,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藥理學的教學時能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臨床淘汰不用的藥物從課本中去除,將臨床廣泛使用的藥物或是療效顯著的新藥納入到教學中。此外,藥理學應當在化學、生物課程的基礎上進行詳細的生物學分子探究[2],授課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多查閱相關醫(yī)學資料,時刻關注醫(yī)學前沿的變化與進展。還可以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積極學習和借鑒其他院校有關藥理學教學的改革舉措,充分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便更好地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
3.3 加強課堂討論,強化師生互動交流
藥理學學科自身的特殊性直接決定了加強師生交流的重要性。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可供討論的內容眾多,可先在教學平臺線上發(fā)布討論主題和要求,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在小組內成員之間探討,課上再進行班級整體探討,探討結束后由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組內探討結果進行陳述。若表達不充分,可以由小組成員進行再次陳述,最終教師負責將學生的觀點進行整體歸納以及點評。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不斷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讓教師與學生有了更多探討學習的機會,從而不斷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3]。
3.4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
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向學生有效傳達相關的教學信息,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在不斷增強學生各項能力的同時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氛圍。將計算機新媒體教學方式積極引入藥理學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使藥理學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4]。
3.5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藥理學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相結合的學科,對學生具體的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實踐能力是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臨床實際操作能力的考驗,是藥理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過去的藥理實訓以對理論知識的驗證為主,忽視了實踐課程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也減少了學生與教師相互交流探討的機會。因此,在藥理學教學方式的改革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應當重視藥理學實訓室的建設,對實訓教學的內容進行診改,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設計性較強的實訓項目,應要求學生獨立進行相關資料的查閱以及實訓儀器設備的選擇等。
參考文獻:
[1]陳琳.智慧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的價值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15-19.
[2]張予陽,曹珂,溫慧敏,等.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經驗與思路[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26-128.
作者簡介:①費永青(1988-1-),女,漢族,云南大理人,本科,助教,云南工程職業(yè)學院。②劉芳(1974-7-),女,漢族,云南大理人,本科,講師,云南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