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豐
摘要:在素質教育及高考改革的影響下,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無法適應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需求,為此做好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便十分重要。要對生物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性改革,生物教師應了解現(xiàn)有生物教學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設計針對性改革策略,構建生物教學的新模式,為學生能力發(fā)展提供適宜環(huán)境。
關鍵詞:改革模式;創(chuàng)新性;生物教學;高中
引言:生物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對理科生而言尤為重要。教學模式是影響學生生物學習的重要因素,要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增長,當下便應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在以往的生物教學中,被動性、枯燥性是教學的主要特征,這些特征使得生物課堂不夠活躍,無法調動更多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保障教學改革的效果,教師便應對現(xiàn)有的教學問題提高重視。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有問題
(一)教學理念問題
在當下的更多高中內,部分教師對生物課程理念的認知有限,也未從新課改的要求出發(fā)對教學進行改進,對理論教學的過高重視,導致了對實驗教學的輕視及忽視,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教學落后[1]。而在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學方式的單一性、枯燥性也隨之而來,影響了生物教學的開展。
(二)學生自主問題
因生物教學模式的刻板性影響,生物課堂的氛圍欠缺一定活躍度,未能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一問題導致更多學生在課堂中不能保持良好的積極性[2]。對生物而言,學生積極性的缺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本門理科科目中,學生實踐能力、探索能力等是教學強調的一個重點,而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影響下,學生既不具備探究的條件,也不具備充分的探究積極性,被動式學習的模式,讓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受到了較大影響,不利于現(xiàn)階段生物教學的開展。
二、高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
(一)趣味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趣味教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不同方法均可實現(xiàn)調動學生興趣的目標。首先,教師可通過信息化手段構建教學情境,其中涵蓋有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或直觀情境等等[3]。教學情境的構建能為學生化抽象為具象,聯(lián)系生物和生活,在降低其學習難度的同時,提高其學習興趣及效率。其次,實驗是生物教學內的一大重點,實驗的操作性也能提高教學趣味性。因此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驗機會,讓實驗操作成為學生驗證生物理論及現(xiàn)象,發(fā)展生物學習興趣的途徑,保障生物教學效果。例如在細胞學習中,對顯微鏡的使用是學生應掌握的知識點,為提高教學趣味性,為學生提供真實使用顯微鏡的條件,本人組織學生在實驗室進行了實驗操作。以對涂片的觀察為例,當學生視野內發(fā)現(xiàn)某一細胞處于視野右上方時,為實現(xiàn)對該細胞的放大,便需將其首先移到視野中央,此時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便能了解裝片的移動方向是向左上方或是向左下方等等,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技巧。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保障教學效果
在信息化時代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存在的優(yōu)點及特征,也能優(yōu)化高中生物的學習環(huán)境,為教學模式的改良、教學質量的增長提供條件。要落實信息化教學,教師要對微課等資源靈活運用,首先,微課可代替課堂內教師的個人講解,以微課內的實驗現(xiàn)象、生活現(xiàn)象,或悠揚音樂吸引學生注意,緩解學生枯燥感。而在條件允許下,微課也可成為學生自主預習、復習鞏固的學習資料,進一步提高學生自學效果。其次,信息化教學讓個性化教學能成為可能,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學情的考察,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不同的微課課件,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例如在原核細胞及真核細胞的學習中,為保障教學效果,本人以微課課件開展了教學。本人所展示的微課講解了對兩類細胞的分類依據(jù),并展示了池塘內發(fā)菜及藍藻細胞等的圖片。在本課件中,教材知識點被配備舒緩音樂和圖像清晰講解,學生不僅能以此完成課上探究任務,也可以此自行復習,有利于教學質量的增長。
(三)逐步落實更多先進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風向標,良好的教學理念才能保障新型生物教學的順利開展。生物教師要逐步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如個性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等理念,在此技術上對不同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創(chuàng)新。此外,教師應落實自主教育理念,例如在實驗教學中,不僅給予學生充分的實驗機會,也可鼓勵學生合作完成實驗流程的設計,自行驗證設計實驗的可行性,并對不同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整理,在得出實驗結果,深化對生物知識點理解的同時,強化學生探索能力及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自主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本人在細胞學習中會將更多自主權交給學生,利用如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是什么?生命活動是什么等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學條件,當學生完成自主思考及合作探究后,本人便會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補充,構建自主式課堂,并提高教學的互動性,讓更多學生體會到自主探究生物知識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結束語:結合以上,綜合分析可知,國內現(xiàn)有的生物教學模式仍存在一定問題,該類問題會影響授課效果,抑制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生物教師應結合個人的授課經驗,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升級,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立彬.高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2):173-174.
[2]李秋影.高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000(012):P.88-89.
[3]唐滔滔.高中生物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000(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