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教學在注重知識掌握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理解能力;在教學活動中,高中地理教師也應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置于關鍵位置,持續(xù)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加強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增強其地理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將重點探究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以期強化高中生的地理綜合素質,增強中學地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地理教學;地貌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5-056-01
近些年,國內各地區(qū)都在改革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這也給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極為關鍵的教學任務。基于此,圍繞高中地理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進行探究有著重要意義。
1.高中地理教學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在地理教學活動中,若高中教師只是單純將地理知識傳授給學生,則可能引發(fā)高中生的厭煩感與抵觸心理,使其逐漸降低學習興趣;若高中地理教師能夠有機融合課程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則有助于強化高中生的學習樂趣與積極性,能夠增強高中生的地理綜合素質,加深高中生對于高中地理知識體系的了解,逐步鍛煉其自身思維能力,使其能夠有效地運用地理知識。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蘊含諸多理念,比如,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可圍繞上述諸多理念,逐步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給學生,革新學生思維,提高其理解能力與綜合學習能力。
2.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2.1優(yōu)化教學方法
為強化高中生在地理學科方領域的核心素養(yǎng),首先應打牢高中生的地理知識基礎;就好比高樓建筑,地理知識的學習也應從基礎著手,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引領高中生接觸更深層的地理知識,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為學生構筑牢固的知識體系框架。為進一步強化高中生地理知識根基的穩(wěn)定性,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學生逐步感受到地理知識的樂趣,使其形成自主自覺的良好習慣?;诖?,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拓寬教學邊界,豐富教學內容,以強化學生興趣,激發(fā)其主動性,使高中生能夠始終保有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并圍繞地理學科的理論知識進行探索。
在教學進程中,教育工作者應將必要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不同核心素養(yǎng)著手,強化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比如,在圍繞地理環(huán)境差異開展教學時,教師可將學生分組,借助PPT等教學手段,將圖片、視頻等資料信息放給學生,引導學生從紀錄片中找尋各類型地理環(huán)境的設計特點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同時,教師可作為引導者,推動學生積極思考,使其逐漸養(yǎng)成正確、科學的地理思維,充分認知地理差異性并找尋其中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深入學生的討論進程,促進學生進行總結,持續(xù)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案,持續(xù)強化地理教學的合作屬性,激發(fā)學生興趣,逐步強化高中生總結、歸納、交流的基礎能力,筑牢其地理知識根基,強化其地理核心素養(yǎng)。
2.2結合生活實際
高中階段地理教學的核心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對國內各區(qū)域特點、地區(qū)分布形成基本認知,其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在具體的學習進程中,部分高中生極易將實際生活與地理知識緊密融合起來?;诖?,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應圍繞生活實際傳授地理知識。例如,教師可將部分地理知識案例補充到教學方案中,持續(xù)將地理觀念滲透給學生,引導學生圍繞具體案例進行分析,逐漸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入實踐活動,將其與地理教學進程相結合,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感官觀察并感受各類地理知識,逐步強化學生的人文情懷,使其能夠深入地投入學習進程中。
實踐活動有助于強化高中生的實踐能力,而實踐能力是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一項;只有切實增強高中生的實踐技能,方可有效提升其地理核心素養(yǎng)。比如,在圍繞喀斯特地貌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使其直觀地感知并了解到喀斯特地貌的具體組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將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在參觀過程進行講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圍繞人類與自然資源開展教學時,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能源與自然資源的實際關系,天然氣、石油、煤炭等資源是如何被利用的,進而引導學生充分認知上述資源,便于其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相關地理知識,以強化其核心素養(yǎng)。
2.3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國內各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科技進步在推動教育理念的革新?,F(xiàn)有的教育理念已不再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新課標要求下,中學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實際興趣以及學習需求,始終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進行教學。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師也應積極適應新的教學理念,轉變自身定位,在課堂教學進程中,不再堅持主體身份,應從傳統(tǒng)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閹椭?、引導者,耐心指導學生的各項學習活動,引導高中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將更多的實踐活動引入到地理教學中,推動學生投入實踐學習活動中,持續(xù)強化其動手能力。此外,教師還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引導學生自主備課,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堂教學,進而強化地理學習的有效性,逐步轉變學生的學習理念,從被動變主動,積極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索。比如,在圍繞人類與自然災害課程進行教學時,地理教師可讓班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逐一走上講臺,將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及特點講述給班內學生,以強化其實踐能力。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在班內劃分特色學習小組,將教材中的知識框架劃分成不同部分,由各小組進行講解并將一定時間留給學生;在學生完成講解任務后,教師應及時總結其講解過程,強化學生地理基礎,完善其知識框架。通過講解評價鼓勵學生,找出學生的優(yōu)點與不足;在上述過程中,教師也應注重表達方式,避免對學生自信心造成負面影響。
結束語:綜上所述,將課程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融合,有助于增強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質;通過優(yōu)化教學方法,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結合生活實際,能夠增強高中地理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敬雯.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綜合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60-61.
[2]王敏娟,曹蕾.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的地理教學多元評價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37):118-119.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埭頭中學,江蘇? ?溧陽?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