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昆蓉
【摘 要】目的:分析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20摘要目的:分析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我院消化內科病房實施層級護理模式,以利于加強管理、明確分工及落實責任。將2009年7月~2011年7月消化科實施層級護理前與201月在我院消化內科病房實施層級護理模式,以利于加強管理、明確分工及落實責任。將2009年7月~2011年7月消化科實施層級護理前與2018年4月~2019年3月間消化科病房實施層級護理模式后進行比較,對比實施前后的差異,以明確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結果:實施層級管理后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三項:內在滿意度、外在滿意度、一般滿意度得分分別為(44.95±7.36)、(21.48±3.87)、(76.8±10.38)均高于實施前的得分(41.3±5.94)、(17.5±3.45)、(71.2±9.87),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基礎護理、操作規(guī)范、護理病歷書寫評分分別為(95.5±9.56)、(93.8±8.59)、(92.5±6.87)均高于實施前(84.2±7.26)、(82.6±6.54)、(85.4±5.45),院內感染率實施后3.70%低于實施前的17.60%,經檢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實施層級護理護理模式后,使護理服務程序更規(guī)范、有序,并通過有效的激勵促進了護理工作人員工作滿意度和護理服務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消化科;層級護理;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引言
護理人力資源的缺乏是臨床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也導致各科室的護理隊伍均存在過于年輕、經驗不足的情況,而在目前數量、質量均較低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已經很難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在繁重的護理工作中,護士的身心均承受著巨大壓力,這也進一步導致了護理工作質量的下降。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利用護理資源,提高護理配合度和護理質量,已經成為了護理管理中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重慶市一些三甲醫(yī)院近年來嘗試在消化科病區(qū)管理中實施層級護理,取得了顯重著成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消化科病區(qū)共包括床位39張,護理人員14名。其中中專學歷2名,大專學歷3名,本科及以上學歷9名;護士7名,護師4名,主管護師3名,副主任護師2名。
1.2 實施方法
自2018年4月起在消化科病區(qū)實施層級護理模式,并以2018年全年工作作為參照。具體措施包括:
(1)設置層級,在科室內設置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及助理護士3個層級。責任組長由10年及以上護齡的主管護師擔當,責任護士由5~10年護齡的護師擔當,助理護士則由5年以下護齡的護士擔當,規(guī)劃好每個層級的護理職責,將護理責任落實到個人。
(2)連續(xù)排班,科室內共設置3個護理責任組。每個小組根據文化程度、專業(yè)水平、管理能力、合作溝通,合理設置排班次序,充分利用層級分組來進行工作安排,確保組長和本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協(xié)作,保持護理責任的延續(xù)。
(3)明確崗位職責,建立激勵機制責任組長需具備護師以上的職稱和大專以上的學歷,同時還應具備嫻熟的??谱o理技術、較強的組織搶救能力、應變能力,能夠從容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并能較好地組織、督導本組護理人員完成護理工作,全面檢查護理效果,全面監(jiān)控、提高護理工作質量。責任護士應全面貫徹落實責任制,高質、高效地完成本組患者自入院直至出院全過程的醫(yī)療、護理工作。助理護士應負責完成該過程中的收費、領藥等間接護理工作,全面協(xié)助責任護士高質量地完成各項治療工作,并積極配合搶救工作。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有焦慮狀況:SAS在50分以上;有抑郁癥狀:SDS在53分以上。采用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問卷(MSQ)調查工作滿意度,分為外在滿意、內在滿意和一般滿意三個維度。以Likert量表計分:非常滿意:A-5分;基本滿意:B-4分;不確定:C-3分;不滿意:D-2分;非常不滿意:E-1分。采用自行設計的護理質量評估標準評價護理質量,主要包括病區(qū)的管理、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基礎護理、護理病歷書寫、差錯事故、院內感染率、護理操作水平以及對本科疾病的了解情況等。
2 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區(qū)管理中的效果
2.1 護理質量比較
實施層級護理模式后,病區(qū)管理、基礎護理、整體護理、護理文件等護理質量評分較實施前明顯提高,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及護理差錯發(fā)生率則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工作滿意度比較
實施層級護理模式后,護理人員的內在滿意、外在滿意及一般滿意度評分較實施前均有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層級護理模式可有效緩解護士的心理壓力
實施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在各班次中安排各年資的護士,高級責任護士給予低年資護士及時有效的指導,同時,責任護士在其他護士的配合下能夠專心地實施搶救、突發(fā)事件處理、醫(yī)療糾紛防范以及業(yè)務指導等,這對緩解護士的心理壓力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消化科實施層級護理模式后,護士的SDS及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
3.2 層級護理模式可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層級護理模式通過改善護理工作時間,并優(yōu)化排班,可有效配置人力資源,在確保護理人員有充足休息時間的基礎上,提高護士的工作熱情,還可舒緩其心理壓力。同時,層級護理模式通過各組護士對其所負責的患者實施全程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人性化護理,消除患者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陌生感、緊張感和恐懼感,可增加其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從而增進護患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層級護理模式后,護理工作滿意度較實施前顯著提高(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層級管理后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3項得分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施后基礎護理、操作規(guī)范、護理病歷書寫評分均高于實施前,院內感染率實施后低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實施層級護理后,護理服務質量明顯改善,患者發(fā)生院內感染的風險明綜上所述,層級護理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改善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和工作滿意度,使護士們能夠以更好的狀態(tài)去服務患者。
參考文獻
楊越,張麗萍,劉炳鑠,等.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2,32(9):73-74.
崔群仙.層級全責一體化護理模式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0):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