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種
【摘要】? 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一共設置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群,其中“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被放在十八個學習任務群之首,并貫穿于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個階段的教學當中,可見整本書閱讀已經(jīng)規(guī)范化、課程化。那么,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呢?本文從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作了具體而深入的闡述。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整本書閱讀 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33-144-01
整本書閱讀與“單篇短章”閱讀不同,它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篇幅也比較長,往往耗時較長,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對學生有效地進行閱讀指導。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質(zhì)量,使整本書閱讀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學生要在老師的幫助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前做好準備工作、閱讀時做好標注、閱讀后及時反思。
1.養(yǎng)成制定閱讀計劃的習慣
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整本書閱讀要做什么,怎么做,需要達到什么效果;也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且合理有效的閱讀計劃,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最終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養(yǎng)成圈點勾畫、批注的習慣
學生在初讀整本書時應該拿起手中的筆對文中較感興趣的內(nèi)容、重點信息以及不明白的地方等進行圈點勾畫;再讀時要針對勾畫的內(nèi)容進行相關的批注,把自己對文中具體內(nèi)容的見解寫下來。這樣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整本書閱讀,同時學生可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并提出自己的個性化見解,從而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質(zhì)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讀書心得、讀書評論的習慣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要做到把書中精彩的部分及精美的語句整理到筆記本上,對書中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編寫,通過列提綱的方式明確書中的主要內(nèi)容與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寫讀書筆記有助于積累知識素材,提高閱讀效率。
4.養(yǎng)成借助文本解讀史和研究類文章來閱讀整本書的習慣
學生在閱讀整本書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搜索與閱讀的整本書內(nèi)容相關的時代背景材料信息或通過閱讀與之相關的研究類文章來事先了解所閱讀的整本書的外圍信息,對所閱讀的整本書有所了解之后再進一步地細讀整本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讀懂文本、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鍛煉學生對知識與信息的整合能力。
二、加強閱讀指導
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需要教師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教師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效的進行整本書閱讀。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當中,學生的讀和教師的指導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成長、相互監(jiān)督的一個整體。
1.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強烈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整本書的前提,教師應充分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對所講書目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提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活動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2.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書目
教師應在學生閱讀前給予適當?shù)闹笇В笇W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目。教師可通過分享如何選擇閱讀書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指導,讓學生學會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選擇適宜閱讀的書目。同時,教師也要多推薦對學生身心健康有益的書籍,讓學生廣泛涉獵,通過閱讀整本書不斷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教授合理有效的閱讀方法
教師應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教授合理有效的閱讀方法,并結(jié)合整本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jù)文本的長短、文學作品的類型、作品主題的復雜程度等不同的因素調(diào)整閱讀策略、對不同的文本選用不同的閱讀方式;指導學生通過精讀、略讀等的方式閱讀文本;指導學生學會選擇用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進行整本書閱讀;指導學生對同一類型的書進行比較,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整本書,讓學生通過解答問題的方式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三、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交流活動
教師要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當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交流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學生通過參與閱讀交流活動的方式進一步提高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教師需要結(jié)合具體的學情與課時的安排,以提高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為目標,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交流活動。
1.開展課前演講的活動
教師可以在上課時開展課前演講的活動,每節(jié)課都安排一個學生上臺做十分鐘左右的演講。學生演講的主題是推薦自己所閱讀的書目,學生要通過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以及作品的時代背景三個維度對書目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利于學生反復閱讀整本書,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2.定期開展主題班會
教師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教師要把主持班會的活動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組織班會的方式鍛煉個人能力。班會的主題由學生投票產(chǎn)生,在主題班會上學生可以分享閱讀后的心得體會、交流閱讀的方法、共享閱讀資源、也可以共同探討文本中的疑難問題。主題班會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整本書閱讀成果的平臺,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有所學習與反思,同時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
3.舉行閱讀知識競賽
教師通過在班級內(nèi)部舉辦閱讀知識競賽的方式鼓勵學生閱讀整本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檢查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要事先指定閱讀的書目,讓學生合理安排閱讀時間進行閱讀,在期末時舉辦閱讀知識競賽,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獎品作為優(yōu)勝者的獎勵,借此激勵學生認真閱讀并積極參加競賽。學生在準備閱讀知識競賽的過程中,通過精讀文本內(nèi)容提高閱讀質(zhì)量,加強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鍛煉自身的反應能力。
結(jié)語
整本書閱讀作為高中語文新課標中的學習任務群,已經(jīng)成為語文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是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完成的任務。要順利地完成這一任務,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通過整本書的閱讀,形成良好的習慣和閱讀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11.
[2]蘇立康.整本書閱讀:一個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J].人民教育.2016(24).
[3]王孝坤.應重視“整本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探索.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