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連
摘要:物理教學不僅要講授書本內容,還要指導學生利用各種工具探究物理知識,目的是讓學生達到邊學邊實踐的發(fā)展目標。初中物理教師要從教與學的需要出發(fā),依據初中生的學情特點和興趣特點,選用具有創(chuàng)意性和趣味性的工具,增強初中生對物理課程的熱愛之情,使學生們能夠自己、結組參與到物理課堂中來。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教學;初中生;物理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215-01
物理課程在初中生的能力素養(yǎng)培養(yǎng)層面發(fā)揮著很大的導向作用。物理教師不僅要加強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還要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的探究技巧和實驗素養(yǎng),給初中生以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近年來,工具在輔助物理教學當中確實發(fā)揮了極為突出的作用,有效延伸了學生的物理視野,優(yōu)化了傳統(tǒng)單一的定勢課堂模式,也使物理知識更透徹的傳達到學生大腦里。但是,仍然有一些物理教師對工具的使用存在困惑,不知道工具的使用時機,造成初中生注意力的分散,甚至有的物理教師認為工具在物理教學中沒有作用,不愿意使用工具輔助課堂活動。因此,如何發(fā)揮工具的真正作用,指導初中生探究物理奧秘,提升物理整體教學效能,這些都是新時期物理執(zhí)教者應該探究的教研課題。本文從“硬工具”和“軟工具”兩個方面做出論述。
1.“硬工具”的使用
這里所說的“硬工具”就是物理專用的工具箱,用于實驗或者儀器維修的工具。在日常教學中,物理教學工具箱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夠便捷的攜帶實驗工具,還增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和習慣。對于配備了工具箱的學校應該充分發(fā)揮工具箱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概念及特質,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驗機會,開發(fā)初中生的思維。對于沒有配備工具箱的學校也應該積極爭取,投入教學資源,讓初中生在工具箱的幫助下學習和深造,加深對物理的掌握。
學習教科版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識時,本課時重點內容是探知都那些因素與摩擦力的大小有關,并掌握增大或者減小摩擦的方法。物理教師讓學生從工具箱中拿出螺絲刀,體驗使用螺絲刀擰螺絲時手把住的部位是粗糙的,從中感知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學生在擰螺絲過程中確實感受到了有某種力量在阻礙著這個動作的行為,其實這種力量就是摩擦力的效果。接下來,物理教師讓初中生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小木塊在水平的桌面上滑動,觀察彈簧測力計上的數值,并告訴學生這個數值就是滑動摩擦力的數量值。
在講電學中家庭用電中的火、零線時,物理教師首先給學生講解一系列與電有關的注意事項,引導學生用測電筆檢測哪根線是火線,感知人體是導體這個抽象認知。學生回家后,在家長的幫助下用測電筆進行檢測,當發(fā)現火線以后都感到十分驚喜,可見學生十分熱衷物理實驗。當回到課堂以后,學生反饋在家進行實驗的心得,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解答。然后,在課堂上,物理教師故意給學生設置測試障礙,將某一回路的零線剪短,讓學生去探究哪根線是火線,學生操作時發(fā)現兩根線測電筆都亮的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怎么和教師講的不一致呢?初中生在探究中發(fā)現新問題,都感到疑惑,并積極進行互動討論分享,頓時物理課堂活躍起來,初中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問題也很順暢地得到解決。
2.“軟工具”的使用
“軟工具”顧名思義就是信息技術和教學平臺等,我校利用希沃教學平臺參與教學,極受師生的喜歡。教學平臺中的工具選項中有豐富的物理實驗元器件,不僅幫助初中生認識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物品,還幫助學生想去探究提供了可能。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學思路面臨極大的考驗,只有不斷開放和創(chuàng)新,才能夠滿足初中生的物理求知初心,讓初中生熟練掌握并科學運用好物理知識,體現學物理為了用物理這一宗旨。
在講解教科版初中物理《電路連接與設計》時,由于初中生的物理能力還較差,如果讓每個學生直接進行電路連接操作,容易發(fā)生錯誤并產生觸電等事故。因此物理教師可借助教學平臺輔助教學,通過觸摸屏點選、移動、連接電路,讓實驗設計自由發(fā)揮,實現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雙贏。當學生在觸摸屏上通過專屬軟件操作出現錯誤時,系統(tǒng)會發(fā)出錯誤提示,并指導學生更改電路方案,以達到最優(yōu)的連接設計。
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碼技術工具制作物理微課隱性資源,將電路連接中的重要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制作成視頻并配備二維碼,初中生就能隨時掃碼來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刺激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奇心、探索欲和獲得感。
在復習教科版初中物理《密度》單元知識中,物理教師通過探究的形式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密度測量方法,并總結出密度測量的規(guī)律。為幫助學生從探究中輕松突破障礙,課前物理教師把常規(guī)的、特殊的諸多測量密度方法的方案總結好,利用碼技術工具生成碼課資源,課余時間讓學生掃碼學習測密度的多種方法,發(fā)現不足之處返回來接著查看,直到掌握探究方案為止。初中生學得都十分投入,喜歡這些物理活動設計的內容,快速掌握了密度的相關知識,物理學習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課堂運用工具是新課程改革的趨勢。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學習和探索,將工具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給學生提供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鍛煉實踐能力。還要做好“硬工具”和“軟工具”的區(qū)分,在合適的教學契機運用合適的工具,使物理課堂高潮不斷,形成“比學趕超、探究分享”的好局面。
參考文獻:
[1]?陶立新.教具在初中物理有效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24).
[2]?烏日勒.新課改理論下初中物理教學實踐[J].青年時代,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