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遠
【摘 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對語文課堂產生了諸多影響,幫助學生直觀感受文本,自主學習,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同時督促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更新知識儲備,學會終身學習。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現代教育技術 ?影響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升課堂高度,延伸課堂廣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學科知識。那么,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將對農村中學語文課堂產生什么影響呢?筆者作為農村中學的一線語文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由“說教”到“感受”
語文學習對學生影響非常大,它既是基礎學科又是人文學科,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農村中學的學生有自身的局限性,無論是閱讀積累還是親身實踐都比較欠缺,自身的語言基礎也較為薄弱,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等等。而現代教學技術多媒體在課堂的應用恰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例如,在《黃河頌》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想象黃河的氣勢,是怎樣的激流勇進、波濤洶涌,是怎樣的綿延不絕、源遠流長,學生沒有實際的生活經驗,難以形成具體可感的印象。借助多媒體教學,不僅有圖片可以直接觀察,有聲音能夠現場體會,更有動態(tài)視頻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震撼,此情此景下,教師只要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暢所欲言,黃河已經在學生的眼中、心中、腦中奔騰不息了。
二、由“灌輸”到“浸潤”
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對課文中的很多知識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課堂上的重復和講解會讓他們提不起興趣來。此時,多媒體在聲音、圖片、視頻等方面的優(yōu)勢無疑會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所選文章都是以愛國教育為主題,單元提示部分寫道:“本單元繼續(xù)學習精讀,應注重涵泳品味,盡量把自己浸在作品的氛圍之中,調動起體驗與想象”?,F在的學生生活在和平時代,沒有家國之痛和民族榮辱的情感體驗。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只是泛泛講述,隔靴搔癢,抵達不到學生的靈魂深處,難以感染學生。為何不借助多媒體教學呢?筆者在教授光未然的《黃河頌》一課時,先帶領學生觀賞一段黃河洶涌澎湃、波濤滾滾的短視頻,讓學生談感受,他們大多談到了“震撼” “壯觀” “豪情萬丈”等詞語,直觀的視頻比教師語言的解說更有實效,于是學生們被黃河那洶涌的波濤所感染。當學生們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后,聽音頻示范朗讀,慷慨激昂的朗讀聲在教室響起,學生也被浸潤著,潛移默化中,愛國情、家國痛就這樣油然而生。此時此刻,不需要教師條分縷析,只是靜靜聆聽,朗讀到最后結尾處時,“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教室里一片莊重和肅靜。這時抓住時機,學生齊讀,跟隨背景音樂的節(jié)奏,深情堅定的朗讀聲回蕩在教室,這就是情境渲染的作用,而這更多的是依賴多媒體技術的輔助?,F在,教師再帶著學生理解文本,學生更能感同身受。
三、由“被動”到“自主”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帶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師們安于現狀、墨守成規(guī)已經成為過去,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更多的是扮演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信息技術的普及也不斷督促教師的成長,促使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更新自身的理論知識,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速度,跟上學生的成長腳步。
學完《黃河頌》一文,筆者借此引導學生在班級展開一次以《黃河啊黃河》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首先確立本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 課前搜集整理黃河的圖片、俗語、詩文和故事等,感受黃河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2. 小組詩詞朗誦,感受黃河氣魄; ? ?3. 調查了解黃河的現狀,設計宣傳語,激發(fā)學生保護黃河、保衛(wèi)黃河的情感。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前以各種渠道搜集材料,制作成PPT,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一位代表到班級展示,并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最終評獎頒發(fā)獎品。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其中,由補充完善材料,修改課件,組織語言上臺演講,學生信心滿滿,躍躍欲試。課堂在小組詩詞朗誦環(huán)節(jié),伴隨著悠揚婉轉的背景音樂,學生的朗讀或者低沉抒情,繼而高亢昂揚,最終抒發(fā)信念決心。課堂臨近尾聲,讓學生用一句話來收尾,抒發(fā)這節(jié)課的收獲。下課后有許多學生表示期待更多這種類型的語文課。這堂課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推崇,究其原因,沒有傳統(tǒng)課堂教師的提問講解,學生的回答記錄,只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由課內引申到課外,聯系生活實際,關注身邊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鍛煉并提升學生的審美、文化、語言和思維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由“要我學”到“我要學”,學生轉變?yōu)檎Z文學習的主人。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將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語文課堂在多媒體的輔助下也將綻放精彩。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課堂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10-112.
[2] 佐藤學.學校的挑戰(zhàn)[M].鐘啟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