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毅
摘 要: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有效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優(yōu)質(zhì)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能夠高效學習各個學科知識。對初中教學來講,為了能夠保障學生高效學習知識,則需要重視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并全方面分析每個學生道德水平,進而能夠制定針對性德育管理對策,幫助學生解決生活與學習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營造優(yōu)質(zhì)的學習環(huán)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德育管理實效性問題,筆者闡述了自身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德育管理;初中實效性;問題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與延伸的狀態(tài)下,當前我國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從以往的不關注,到后來的開始關注,變?yōu)榱私裉斓奶貏e關注。在這一環(huán)境中,國家教育部門對于如何提升初中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以及如何應用科學的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德育能力做出了重要的指示。旨在通過該方法有效地組織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素養(yǎng)的教學與引導。對此,初中教師需要首先擔任這一重大責任,秉承著為學生負責、為自己負責、為學校和家長乃至國家負責的精神設計德育教育的課程,制定德育教育的措施。而且,教師在創(chuàng)設德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需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與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創(chuàng)新和進步。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德育能力,改變學生的德育認知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一、初中德育教育實效性相對較弱的主要原因
初中是德育管理的重要階段,不僅需要得到相關教師的重視,同時還需要教師實時分析德育管理實效性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從而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幫助。首先,部分教師對德育管理工作認識都不足,從而會出現(xiàn)誤解道德的現(xiàn)象,通常將知識作為道德來管理,進而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沒有細致觀察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為德育管理工作帶來眾多困難,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其次,在實際開展德育活動的過程中,不夠重視德育的實體地位,從而導致德育的實效性受到影響,同時難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理念。最后,部分初中學校在實際開展德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雖然有多種途徑,但是在實際開展社會實踐與管理的過程中仍然無法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意識,甚至無法規(guī)范初中生的道德行為,較為嚴重的還會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二、初中德育管理的開展對策與建議
(一)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提高德育能力
在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時,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則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德育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不僅能夠發(fā)揮其作用,同時能夠改善當前學生學習與生活習慣,確保學生能夠高效學習知識。例如,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同學考試成績不夠理想,進而在上課的過程中存在打瞌睡以及不注意聽講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學生平時學習較為刻苦,但是在考試突然失利,導致無法面對這種現(xiàn)實,從而會感覺自己失去了價值。因此,教師需要重視這一階段培養(yǎng),合理的制定針對性培養(yǎng)方案,確保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德育能力,從而能夠消除學生緊張而產(chǎn)生的學習壓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盡可能為學生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確保學生能夠有正常的作息習慣避免過于勞累以及壓力過大,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所以說,只有充分認識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夠確保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積極與學生交流,強化德育管理工作
據(jù)實際調(diào)查,部分初中生與教師的交流相對較少,甚至還會出現(xiàn)懼怕教師的現(xiàn)象,這樣不僅無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難以高效的開展德育管理工作。教師需要積極與學生交流,并合理的將德育管理工作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確保能夠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促使學生能夠迎難而上,積極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與教師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及時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充分發(fā)揮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為學生學習提供有力幫助。
(三)提升教師德育教學專業(yè)性
想要做到對學生負責,教師就需要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不斷地提升與發(fā)展。并且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地完善自己,感染學生。這對于改變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對榜樣的模仿有著很大的作用與意義。進而為后續(xù)的德育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而且,在新課改的要求與指示中,對于提高教師個人教學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群體綜合能力也有著相應的建議與規(guī)定。
(四)注重班級管理,加強德育工作
在初中教學中滲透德育管理工作時,不僅會遇到一定困難,同時還會有部分學生不夠重視自身的道德行為,在課堂學習出現(xiàn)溜號的現(xiàn)象,而且與同學不夠團結(jié)。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班級管理工作,從而能夠合理的將德育管理滲透到班級管理當中,確保每個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都能夠得到提升,提高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為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德育管理工作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同時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耐心,進而能夠時刻留意并分析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能夠細心指導,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除此之外,相關教師還需要分析當前德育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能夠不斷完善管理方案與培養(yǎng)對策,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質(zhì)的學習環(huán)境,確保學生的道德水平能夠全方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文華.初中班級有效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8(39):31.
[2]艾散·赫力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8(02):251.
[3]黃學明.初中德育途徑與方法淺探[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2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