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蓉
微課指教師圍繞某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或教學中的重難點,錄制一些相關的視頻發(fā)布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利用電子設備隨時隨地觀看,開展教學活動,從而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微課這一新式教學方式是基于信息技術手段出現(xiàn)的,它很好地詮釋了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全新的輔助教學的工具,也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全新的學習工具。將微課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重難點知識,可極大地提升教學質(zhì)量。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不需要像在教室上課一樣給學生講解一個章節(jié)中的許多知識點,而是針對某一知識點或重難點進行系統(tǒng)地講解,教學內(nèi)容比較少且針對性強。在教室的課堂中,學生一堂課往往要記憶多個知識點,高中語文更是需要學生背大量的古文,有的知識點學生并不完全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下錄好重點知識點的視頻,發(fā)布給學生觀看。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時,發(fā)現(xiàn)一個視頻中只涵蓋一個知識點,自然會對這個知識點特別關注,從而加深記憶。
據(jù)專家研究,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只有前十分鐘,而在傳統(tǒng)的教室課堂中,一節(jié)課往往是四十分鐘或者四十五分鐘,高中語文的知識點繁多且復雜,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厭煩的心理,讓學生覺得課堂枯燥無味,出現(xiàn)上課走思甚至打盹的情況。解決這類問題一方面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活躍課堂氣氛,可以通過講典故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就需要教師利用微課輔助教學[1]。教師在錄制微課視頻時,只是對某一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性地講解,一定要注意講解時間不宜太長,將教學視頻的時間控制在十分鐘左右,從而讓學生在觀看時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認真觀看課程。
教師提供微課讓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觀看視頻。另外,學生如果有沒看懂的地方可以將視頻反復觀看,這樣能方便學生的學習,有效利用課余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在錄制微課教學視頻讓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所錄制視頻要與課上的教學進度同步。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重點知識內(nèi)容,在課后將當堂課所講的重點錄制成微課視頻的形式讓學生觀看[2]。高中語文的知識點很多,往往一堂課就涵蓋大量需要背誦的重點內(nèi)容,而其中不乏難以理解的地方,微課視頻內(nèi)容與教學內(nèi)容同步,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復習當天上課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將重難點及時消化,把每一堂課的知識點都徹底弄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講解《離騷》時,由于該篇古文篇幅長且生字詞眾多,許多學生學習起來都非常吃力。加之又是高考必考需要背誦的重點篇目,讓許多學生“望而生畏”。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時注意生僻字與通假字等重難點知識,將”太息”“攬茝”“靈修”等重點字詞的翻譯和用法在課下錄制視頻,以微課的形式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當天放學回家后及時復習,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
由于一節(jié)微課所涵蓋的知識點較少,所以教師在每一節(jié)微課之后都應該布置相應的任務,根據(jù)視頻中所講的知識點出一些練習題,讓學生自主完成并在線上提交,檢測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對于完成不理想的同學,教師要進行關注,督促學生通過反復觀看視頻或問老師的方式,主動把知識點弄懂,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例如,講解《蜀道難》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為高考必考篇目,要求學生進行背誦,教師在錄制微課時可以對其中重點段落中的語句進行情感分析,課堂結(jié)束后給學生布置任務,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默寫,如“利用典故表達蜀道之難的句子是哪一句”等,讓學生完成后線上提交,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在微課教學中針對重點知識錄制視頻,并盡量縮短微課時間,確保學生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方面,微課要與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步,并在課堂結(jié)束后布置相關任務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