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亭廷
(浙江省寧波市寧??h桃源街道回浦小學 浙江寧波 315600)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靈活選擇教學方法,靈活處理教材內容。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把“閱讀鏈接”板塊穿插于課堂初始、授課過程及課尾中,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閱讀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
新課程改革方案中提倡引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即在閱讀文章學習的基礎上,增加閱讀篇目,共同開展教學活動。“閱讀鏈接”板塊的開設,正好符合此要求,可以幫助學生加深閱讀理解體驗,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1]
例如,教師在教學《軍神》這篇文章時,“閱讀鏈接”的內容是李本深的《豐碑》一文。在學習《軍神》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相關思考問題。例如,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如果軍神劉伯承此時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教師在帶領學生理順文章思路后,可以指導學生開展《豐碑》的閱讀學習。同時,教師提出以下問題: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將軍為什么向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找出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神態(tài)、動作、穿著,你體會到了軍需處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然后,教師讓學生把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思考,回答以下問題:這兩篇文章分別以《軍神》和《豐碑》命名,其含義是什么?兩篇文章中所描寫的人物分別具有什么樣的精神品質?從哪些地方可以體現(xiàn)出來?通過對比閱讀兩篇關聯(lián)性較強的文章,可以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在進行文章創(chuàng)作時的思路。
教師對“閱讀鏈接”板塊內容的運用,除了在課上帶領學生進行關聯(lián)性閱讀學習,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教授完《軍神》這篇文章后,學生可以根據課上的學習思路和閱讀方法,對《豐碑》這篇文章開展自主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減少參與,完全由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學習形式可以以小組合作為主。學生把所學內容和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并記錄下來,教師要審一審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有效指導,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2]
在學習《軍神》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教師引導學生對作者的正、側面描寫內容進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對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上。同時,還對文章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點語句進行了分析點撥。例如,句子(1):沃克醫(yī)生站起身,熟練地解開病人右眼上的繃帶。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出一絲驚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沃克醫(yī)生驚疑的原因,并引入相關資料,讓學生了解劉伯承的傷勢來源;句子(2):“你是軍人!”沃克醫(y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y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zhèn)定!”教師可以抓住詞語“從容鎮(zhèn)定”,讓學生初步感知軍神品質,并在讀中體會軍神的“從容鎮(zhèn)定”。當學生在自主學習《豐碑》這篇文章時,也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學習,注重理清文章思路,對其中的重難點詞語、句子進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意志品質。教師這樣安排“閱讀鏈接”內容,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遷移學習,并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自學能力。
在對比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深化理解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效率,從而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有效發(fā)揮“閱讀鏈接”的拓展作用,制定豐富的學習活動。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對比文章內容,把文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和人物對話內容進行勾畫。然后,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品質、內心世界及思想精神。通過表演,一方面,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感受不同的語言風格。通過對比閱讀,可以加強學生對相似文章的寫作邏輯分析。包括:寫作方法的運用、寫作結構的異同、對人物的表現(xiàn)手法等,并指導學生通過表格的方式進行對比記錄。這樣的對比學習活動,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思路,拓展寫作能力,并提高自己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對教材中“閱讀鏈接”板塊的運用方法有很多,教師無論是放在哪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鏈接”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豐富語文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