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香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小學德育工作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實踐發(fā)現(xiàn),通過激勵策略能夠更好地提升德育教學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多運用激勵策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不斷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激勵;策略
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并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因此小學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提高對德育的重視,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如何有效做好激勵工作以使德育工作起到應有的效果,就成為目前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重點。
一、德育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
(一)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的缺失
目前,教師進行德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甚至制作考試卷要求學生進行背誦和分析。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育還不完全,并且長時間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單一教學,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處于缺失狀態(tài),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沒有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德育失去應有的教育意義。
(二)德育組織的不完善
部分小學沒有完善的德育組織,相應的學習激勵制度處于空白階段,德育工作依賴班主任獨自完成。但單依靠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是遠遠不夠的,由于沒有對學生的生活和德育學習過程進行充分了解,也影響到了德育知識的普及和教學工作,從而抑制了學生德育素質(zhì)的提升。
(三)激勵策略匱乏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德育知識,部分教師通常會應用一些激勵措施。但形式比較單一,例如答對德育問題獎勵糖果,起不到應有的激勵效果,從而嚴重影響了小學德育教學質(zhì)量。
二、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正確運用激勵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
想要做好德育教學工作,首先要做的是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在營造氛圍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確定以學生為德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并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各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更好地展開后續(xù)的德育教學活動。
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要正確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德育知識作為教育基礎(chǔ),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德育教學氛圍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和德育素質(zhì),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德育學習計劃,在提高學生德育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
(二)圍繞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德育教學
在進行德育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德育教學的教學目標。因此,升華學生的心靈,圍繞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進行一定的激勵就成為德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的教學活動。例如,升國旗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感情同時升華學生的心靈。因此,班主任要對主動申請升國旗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激勵,獎勵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既可以是物質(zhì)獎勵也可以進行班內(nèi)表揚,以此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并且要使這種在生活實際中學習到德育知識的激勵形成一種常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理解德育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原來的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使德育教學起到應有的教學意義。
(三)以德育教學為基礎(chǔ)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自律性
正確實行激勵策略不僅能使學生從主觀上認可德育,班主任可以考慮每過一段時間開展“班干部輪流當”的活動,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在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的同時也能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四)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運用激勵策略開展德育教學活動
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結(jié)合生活實際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善于觀察學生表現(xiàn)德育精神的身邊小事。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學生主動撿起垃圾后對學生進行班級表揚,或者在考試中由于他做了表現(xiàn)德育精神的小事給學生加分。通過這種形式能很好地激勵學生,并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從身邊小事出發(fā)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德育知識。
參考文獻:
[1]汪廣.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素質(zhì)教育,2016.
[2]汪福榮.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