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紅
摘 要:小學教育管理不僅僅是科教興國、人口素質形成的奠基工程,更是近些年我國教育部門所關注的內容。要想實現(xiàn)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應當以人文關懷為根本,人為關懷能夠彰顯人的本性和價值取向,為培養(yǎng)小學教育管理體系的高效性奠定堅實基礎。針對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xiàn)代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等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和論述,希望能夠為小學教育管理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fā)。
關鍵詞:人文關懷;現(xiàn)代教育;小學教育;管理模式
在實際的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大多一味地以強制性教育為主,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和理論知識的掌握,但這種傳統(tǒng)式的教學形式,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反而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如今我國教育部門對小學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強調注重人文關懷,以價值觀為導向,實行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這樣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使教師能夠真正做到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小學教育的高效性。
小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要想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教學發(fā)展,學校首先需要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其次需要引入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采取人文關懷的教學形式,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體系中,人文關懷已經成為教育發(fā)展的首要因素,傳統(tǒng)式教學理念過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以考試成績?yōu)樵u判學生的唯一標準。這種死板式、落后式的教育體系,并不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而人文關懷視角下,現(xiàn)代小學教育管理模式重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也是我國未來社會的需求,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相關教師應當以此為基準來構建小學教育體系,為培養(yǎng)多元化、高素質人才開辟新路徑。
一、小學教育管理強調“人文關懷”導向的現(xiàn)實意義
縱觀古今,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小學教育管理大多奉行泰勒、法約爾、韋伯流派等管理理論,注重小學教育體系的全面發(fā)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小學教育管理中引入制度管理模式,必定會使小學教育變得死板化,按照一定的模板去進行教學,反而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與教師的共同發(fā)展。這是制度教學形勢下所存在的弊端,而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實現(xiàn)全面高素質的發(fā)展,應當力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育管理與人文教育相結合,這樣能夠更好地符合時代的需求,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小學生的內心想法,突出管理的人文關懷,從人的自然性和主體性出發(fā),深切關心小學生的心理感受,激發(fā)人的內驅力,這樣能夠將小學教育管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必定會更好地促進小學教育管理體系的綜合發(fā)展。
二、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含義
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人文關懷主要是從人的屬性出發(fā),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和主體價值,關注人的生存狀況,關心人的多元化需求及精神世界等。這一理念在小學教育管理中至關重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存在較強的差異性。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來進行個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學,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實現(xiàn)小學教育體系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的心理加以呵護,這也是人文關懷的本質意義。在未來的社會中,各個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逐漸趨向于多元化,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也更加廣闊。這一時代發(fā)展的特征必然會在教育中體現(xiàn)出來,而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人文關懷,不僅是時代的需求,更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只有從小做起,加強對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才能夠更好地使其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可見人文關懷對于提高小學教育管理質量有很大幫助。
三、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與制度管理的辯證關系
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管理體系中,教師通常對學生進行制度管理、控制、規(guī)范,甚至限制學生的行為自由,這些都是傳統(tǒng)小學教育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要想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改善現(xiàn)有小學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體系,就應當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教育管理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對小學生的關心、關懷和尊重,這樣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推動小學教育管理體系多元化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有些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行為能力差,對事物缺乏判別能力,所以應當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并嚴格按照相關制度來執(zhí)行,實際上這種教學體系反而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情況,小學生心理素質差,教師的斥責和批評都會引起學生心態(tài)上的變化。對此,教師應當調整自身的教育體系與教育行為,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素質教育。
四、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人文關懷的有效途徑
1.科學看待并協(xié)調人文關懷與制度管理的矛盾
小學教師應當站在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人文觀念與制度管理之間的矛盾。制度管理重在嚴格遵守和履行制度,對違反制度的行為,需要進行批評并加以制止。小學生首先是人,其次為學生。有人的情感、人的態(tài)度和人的價值觀,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人文教育關懷的時候,應當實現(xiàn)個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學,不能將所有的問題都運用統(tǒng)一的管理形式進行管理,這樣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在有些問題面前只能夠作為參考依據(jù),并不能夠作為最終的解決手段。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是外因手段,屬于外因,小學生是人,學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所以應當?shù)玫浇處煹淖鹬嘏c呵護,這就決定了人文關懷在學校教育管理過程中的巨大作用。
2.重視教育管理者——教師對人文關懷的需要
在小學教育管理體系中大多數(shù)學校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客體,忽視老教師的人文關懷。實際上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會面臨較大的壓力,此時學校有關部門應當積極開導教師,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多關心教師的情感,對缺乏情感的教師給予正面的人文關懷,這樣能夠讓學校教師感受到來自領導的關心與照顧,對于提高自身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教育管理者是目前小學教育管理體系中應當注意的內容,教師是學生的啟蒙老師,也是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引導者,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校有關部門應當對教師進行人文關懷的培養(yǎng),讓教師能夠以同樣的心態(tài)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3.重視對受教育者——學生的人文關懷構建
加強對學生人文關懷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缺乏來自教師和家長的關心和愛護。久而久之,學生內心深處會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不愿意學習,不愿與他人進行交流,這就是缺乏人文關懷的一種表現(xiàn)。對此有關教師應當積極改進傳統(tǒng)式教學理念,引入現(xiàn)代化教學體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想更好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建立校企合作機制,與家長進行零距離溝通和交流,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情況反饋給家長,這樣能夠更好地營造學生的教學體系,實現(xiàn)人文關懷。
如今很多學校都采用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學校、學校管理教師、教師管理學生的單一式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系存在較大的弊端,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利于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教育體系。對此,教師一定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和看待問題,重視對教育者,也就是學生的人文關懷構建。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例如有些學生是留守兒童,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此時教師需要扮演起父母的角色,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內心當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給予解決,這樣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這樣也能夠起到促進其學習的作用,教師的一句細微關懷,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信任自己的,是關愛自己的,這種自信心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可見人文關懷可以有很多方面,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方面對學生加以關懷,還應當在日常的生活中對學生加以關懷。
4.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建設獨特的校園文化
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這也是構建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的關鍵,建設獨特的校園文化,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感受校園文化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教育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讓小學生能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這一目標看似簡單,但想真正實踐起來卻并非易事,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可以從多方面做起。例如,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并開展“我是文化宣傳小能手”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將一些正能量的內容以畫報或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出來,貼在班級的墻上,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學校的校園文化及人文氛圍有更多的認知與了解,通過多學習、多練習、多繪畫,能夠拉進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小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對自身的價值觀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教育教學領域一定要施展自身專業(yè)技能,探索新情景、新內容、新教法,尊重學生的想法和理性思考,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有人情味、趣味性的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xiàn)代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小學教育理念也迎來了新的突破。傳統(tǒng)式教學理念對學生的管理較為死板,缺乏創(chuàng)新性,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要想更好地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教育管理體系發(fā)展,就應當不斷引入創(chuàng)新式的思想,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將人文關懷放在第一位,注重對學生差異化培養(yǎng)。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與呵護,這也是人文關懷視角下小學教育管理需要注意的內容,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領路者,也是學生的“父母”,所以一定要擔負起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yǎng),為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教育管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