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惠
摘 要:民族音樂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音樂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以及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凝結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瑰寶。但在外來文化沖擊日趨嚴重的今天,很多學生已經(jīng)失去了對民族音樂興趣,甚至對民族音樂達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步。重視民族音樂的學習,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勢在必行。就當前民族音樂的教學狀況展開闡釋,并提出一些加強民族音樂學習的措施,旨在為音樂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民族音樂
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充分掌握音樂知識,更要求學生提高自身人文素養(yǎng),熟悉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國的民族音樂種類多樣,風格迥異,是陶冶小學生情操、實施美育教育、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通過開展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激發(fā)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審美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只有培養(yǎng)起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才會使民族音樂這一優(yōu)秀歷史文化遺產(chǎn)得以發(fā)揚光大。
一、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總的來說,目前各地對小學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高,在人教版教材中,民族音樂占據(jù)的比例大,基層音樂教師對此也十分重視,也在積極探索民族音樂教學方法并取得了很大成果。各地政府相關部門也在積極開展各種民族音樂保護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現(xiàn)階段,民族音樂教學工作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民族音樂教學方式死板生硬
目前,一些地區(qū)小學民族音樂教學方式還不夠成熟,還停留在套用西方音樂教育方式或是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層面上。毫無疑問,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內(nèi)容上,只要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生搬硬套其他教學方式就難免會影響教學質量。甚至會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產(chǎn)生厭倦抵觸心理,長此以往,將會阻礙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
2.缺乏專業(yè)教師,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受種種因素影響,當前我國缺乏專業(yè)的民族音樂教師。一方面來說,一部分學校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對傳統(tǒng)民族音樂教育還是不夠重視,對于精通民族音樂的教師人才也缺乏相應的關注。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家庭對于民族音樂不夠了解,更希望學校教授西方音樂而不是民族音樂。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精通民族音樂的教育人才生存空間便會日益縮小,愿意教授民族音樂的教師會日益減少,這樣一來,完善的民族音樂課程體系便難以構建。這就會導致整個小學生群體民族音樂素養(yǎng)偏低,不利于民族音樂的傳承發(fā)展。
二、開展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的措施
1.營造民族音樂教學氛圍
在教學實踐中,營造民族音樂教學氛圍不失為一種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教師可以從生活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關民族音樂的生活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民族音樂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江南民歌《江南好》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江南地區(qū)風土人情,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江南水鄉(xiāng)風景的圖片、視頻或是一些江南民歌,使學生對江南民族音樂文化產(chǎn)生初步了解。同理可言,教師在教授《我的家鄉(xiāng)在日喀則》時,可以先帶領學生了解藏族文化。通過了解這些背景知識,小學生更易對江南民歌產(chǎn)生喜愛之情,在學習這一課時,積極性自然也就會更高[1]。
2.創(chuàng)新民族音樂教學方式
在民族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學生認知情況的不同靈活選擇教學方式并適當加以創(chuàng)新。
例如,在學習民族音樂《阿細跳月》時,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這段音樂,使學生通過聽覺感受彝族音樂的魅力。在結束聆聽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相關舞蹈,并開展“彝族舞蹈節(jié)”活動,在舞蹈與音樂的影響下,學生會更清晰地感受到粗獷熱烈的彝族音樂文化,從而對彝族音樂產(chǎn)生更深層次的理解[2]。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游戲教學。游戲教學簡單易懂,更符合小學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使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音樂知識,提高自身對民族音樂的理解,使自身得到全方位的發(fā)展,獲得美的教益與享受。在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民歌串燒”“你唱我猜”等活動,例如在開展“民歌串燒”活動時,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將西北地區(qū)的民族音樂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將多首民歌融為一體,使之更加生動有趣;在開展“你唱我猜”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演唱多個民族的歌曲,然后鼓勵學生進行競猜,對于猜對曲目較多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積極性會大大提升。
3.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學習民族音樂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歌唱的方式學習民族音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表演、寫作、繪畫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學生通過自己喜愛的方式去領悟民族音樂,可以更深刻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化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和認識,更好地傳承民族音樂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3]。
參考文獻:
[1]柴森.民族之樂啟迪民族之情:在小學音樂課堂上融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9-10.
[2]葉芹.在小學音樂中科學滲透民族文化教學[J].北方音樂,2018,38(17):213.
[3]李佩玉.論民族音樂扎根于小學音樂教學[J].戲劇之家,2018(17):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