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平
〔摘要〕一名初三女生出現(xiàn)了嚴重的考試焦慮問題,咨詢師不僅對該生進行了個體輔導,包括實施認知行為療法、引導正面評價、指導放松訓練,同時還對她的母親進行了心理干預,包括改變認知方式、利用心理劇進行換位思考,取得了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詞〕考試焦慮;初中生;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劇技術;放松訓練;輔導個案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33-0046-02
半年前,某個愜意的午后,我上完心理活動課,正在辦公室整理心理咨詢記錄時,電腦里QQ彈出一條消息,九年級某班主任告訴我:班上有幾個學生出現(xiàn)了考試焦慮,而小慧(化名)尤為嚴重。此時,我腦海里迅速閃現(xiàn)出三個詞語:九年級、女生、考試焦慮。我想:“臨近中考了,也許是該女生對自己的期望太高了吧?!蔽腋嬖V該班主任,希望小慧能夠過來找我做心理輔導。
于是,一天下午,小慧來到了心理咨詢室。我打量著眼前的這位女生。她看起來非常溫順,不茍言笑,顯得有點局促不安。她自述目前每當考試來臨,總會莫名焦慮,出現(xiàn)了手抖、心慌、冒汗等現(xiàn)象,注意力也難以集中,頭腦中還會浮現(xiàn)出一些畫面,令她深感不安。
進一步深入訪談,我發(fā)現(xiàn)小慧的家庭完整,除父母外,還有一個弟弟,只是父親和弟弟常在香港,周末偶爾回深圳的家。八年級時,小慧從外校轉入現(xiàn)在的學校就讀,當時,她的成績排在全年級第35名,因為勤奮好學,排名上升,現(xiàn)在是全年級第25名,如果中考發(fā)揮穩(wěn)定的話,能考上一所不錯的高中,前途理應光明。可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她出現(xiàn)了嚴重的考試焦慮,怎能不讓她著急呢?經(jīng)了解,小慧的考試焦慮源于她和母親的關系。母親對小慧的要求非常高,已經(jīng)脫離了小慧的實際情況,經(jīng)常因為小慧的考試成績沒有達到她的預期而責罵小慧,罵她是垃圾、笨蛋,嚴重傷害了小慧的情感。除此之外,小慧非常不滿母親的嘮叨。嘮叨和負面情緒的傳遞是一體兩面的。例如,母親向小慧嘮叨奶奶不注意衛(wèi)生;上街買魚時,魚販子不小心將臟水濺到了身上,諸如此類,等等。九年級的學習壓力很大,作業(yè)又很多,耳邊還不時傳來母親的嘮叨,攪得小慧心煩意亂,小慧示意母親停下來,可母親仍“一意孤行”。
針對上述情況,我對小慧進行了有計劃有步驟的咨詢;不僅對小慧進行咨詢,還對她的母親進行了干預,總體效果較好。
一、對小慧的心理咨詢
對小慧的咨詢,我主要從三方面展開。
一是實施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來改變不良認知,進而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該療法主張先改變個體不良的思維方式,使個體產(chǎn)生情緒與行為方面的變化。在該個案中,小慧的考試成績穩(wěn)步向前,由入校時年級第35名上升到目前第25名,這種進步非常難得,理應感到欣慰,但是小慧沒有體驗到成績進步帶給她的喜悅,反而苦惱不堪。進一步探究,就會發(fā)現(xiàn)小慧的這種感覺源自母親對她的過高期望和責罵。無疑,小慧習得了母親對她的錯誤認知方式,并進一步內化成為自己的不良認知方式。因此,接下來,我不停地啟發(fā)小慧,幫助她認識到越是在年級排名靠前的學生,越是難以實現(xiàn)考試名次上的超越,因為你在學習的同時,別的同學也在拼搏奮進。為此,我還舉了一個給氣球充氣的例子:一只癟了的氣球,剛充氣時非常容易,越到后面快要滿了的時候,充氣越難。在我的耐心指導下,小慧逐步修正了錯誤的認知。
二是引導她正面評價自己。在和小慧會談時,我發(fā)現(xiàn)她的考試焦慮不僅源自和母親的關系,還和她的不自信有關。小慧父母待人接物不夠開放,不善言談,情感表達比較匱乏,加之母親對她的嚴苛、責罵和嘮叨,令她很難建立自信心。因此,我在咨詢過程中,不斷鼓勵她說出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積極拓展她自身擁有的資源——找到了和她關系不錯的同學,讓他們詳細地寫出小慧身上的優(yōu)點。幾個同學非常認真,寫了小慧的很多優(yōu)點,例如勤奮好學、乖巧、樂于助人、文靜……小慧看到后,吃驚得說不出話來。那一刻,我看到她眼里閃著光。除此之外,我還教會小慧一些積極自我暗示的方法,例如可以多對自己說一些話,這些話多采用肯定句的形式,語言要簡短有力。就這樣,小慧逐步學會了正面評價自己,初步建立了自信心。
三是指導她進行放松訓練。我向小慧簡要介紹了操作簡單的呼吸放松法,告訴了她一些技術要領:在每次考試前,先閉上眼睛,放空大腦,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深深地吸一口氣,讓頭部、肩膀等部位因吸氣而緊張,仔細體驗這種緊張感,稍微停頓一會兒,再慢慢地呼氣,感受呼氣帶來的頭部、特別是肩膀部位的放松體驗。我鼓勵小慧循序漸進地做,并告訴她:開始時,可能難以立即摒除雜念,沒關系,可以多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安靜下來,再仔細體會當時的感覺。小慧經(jīng)過認真學習和操作,逐漸掌握了放松技術。
二、對小慧母親進行心理干預
“解鈴還須系鈴人”,我利用自身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對小慧母親進行心理干預,主要從兩方面來進行。
一是改變小慧母親的認知方式。小慧從入校全年級第35名到目前全年級第25名,是在穩(wěn)步前進,母親非但沒有肯定她,反而責罵她是“垃圾”“笨蛋”。進一步訪談,了解到其母存在不良的認知方式,在她眼里,25名是很靠后的名次,她沒有想到這是全年級排名,也沒有想到全年級有400多名學生,如果保持目前的成績,中考發(fā)揮穩(wěn)定,小慧足可以考上一所較好的高中。經(jīng)過我耐心的引導,小慧母親內心逐漸修通,表示應該肯定小慧取得的成績。
二是利用心理劇技術幫助小慧母親進行換位思考。每當考試來臨時,小慧在緊張、焦慮的同時,腦海里會不由自主地閃現(xiàn)一些畫面,令她局促不安。進一步訪談,才知道是一些母親責罵她“垃圾”“笨蛋”的畫面。因此,我決定利用心理劇技術對小慧母親進行干預,讓她學會換位思考。我和小慧的母親根據(jù)她們的日常對話編排了若干個心理劇,母親扮演小慧,我則扮演母親。經(jīng)過幾輪角色扮演后,小慧母親含著熱淚,體驗到了她的語言暴力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并一再表示以后會對孩子多些肯定,少些責罵和批評。
對小慧的心理咨詢和對母親的心理干預同時進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考模擬考試結束后,我再次和小慧相遇,她告訴我:現(xiàn)在當考試來臨時,她偶爾還會有些焦慮,但比之前好多了,在可控范圍內。我則不失時機地鼓勵她:適當?shù)慕箲]對個體而言是一種動力,有利于發(fā)揮出最佳考試水平。
三、建議
在心理咨詢室,我接待了很多有關考試焦慮的個案,部分學生是因為過高的自我期望導致的,大部分學生是因為不良的親子關系導致的,例如父母對子女過高的期望、父母對子女的批評責罵、父母傳遞給子女的焦慮情緒,等等。因此,我建議:父母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關心和陪伴,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應多給予鼓勵和肯定,不能把孩子視作“學習機器”;對孩子的期望應建立在他/她的實際情況之上;注意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如焦慮、緊張、憤怒等,不要做出傷害孩子的語言暴力行為。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qū)葵涌中學,深圳,518119)
編輯/于 洪 終校/紀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