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輝
【摘要】“淡化‘競技運動的教學模式,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體育課程的功能開發(fā),增強體育課程的綜合性?!笔俏覈谌嫱菩谢A教育改革的歷史背景下產(chǎn)生的,是新時期學校體育課程的綱領性文件。因此,教師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小學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體育課程資源? 開發(fā)與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235-01
《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把“重視體育課程的功能開發(fā)”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和課題而提出,不僅有利于新課程實施,也有利于基礎教育改革良好的發(fā)展。
一、以人為本,發(fā)揮德育功能。
德育是一個千古不變的話題,德育是一個人成長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有待進一步落實,教學方法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應凸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善于挖掘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涵,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對學生進行有效、及時的疏導與調節(jié),把德育貫穿于體育運動的全過程。例如:四年級《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團結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樹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短跑、跳高等運動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機智勇敢、頑強拼搏的精神;《中長跑》等運動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及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還可以通過介紹為國爭光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事跡,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與愛好,營造堅持鍛煉的習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真正做到寓德育于體育教學之中。
二、激發(fā)興趣,發(fā)揮主體意識。
1.注重運動興趣培養(yǎng)
小學生因為年紀小,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強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小學生最明顯的特征。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興趣,對提高教學有效性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可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把游戲作為教學的主導,讓小學生在游戲活動情境中完成教學內(nèi)容學習。例如《立定跳遠》,教師先引導小學生想象“蛙跳”的動作,再組織學生進行游戲玩耍、模仿練習,不斷豐富各種感官,激發(fā)小學生運動興趣與熱情,實現(xiàn)體育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2.關注評價激勵功能
現(xiàn)在的課程改革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但是教師的評價應當面向全體,做到客觀、公正。理解和尊重學生,關注其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肯定學生自身固有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健康能力。
例如:小學高年級《籃球》體育課的學習。教師組織學生練習時,對學生說:“做的好,不錯!”、“好,努力!”、“你真棒!”……這樣教師幾乎把所有的學生表揚激勵了一番的做法,缺乏有針對、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活動,特別是態(tài)度、行為、動作等??茖W的評價應做到客觀激勵與批評相結合,表揚或批評都要有明確的指向性。應做到既激勵學生的學習情緒,又能客觀批評學生學習中的不足,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努力的方向,其他學生值得借鑒的地方都應該一一明示。批評時,尊重學生的人格是前提,用好批評的詞語和語氣,做到實事求是,把握適度。
3.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傳統(tǒng)體育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進行模仿練習。這種體育教學觀,不利于新世紀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當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互動關系,變“被動”為“主動”教學。只有凸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fā)揮教師“導”的作用,進行質的“蛻變”,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增強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讓他們知道如何學會“玩”,怎樣“玩”,創(chuàng)造“玩”,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健康第一,發(fā)揮運動功能。
古希臘人有這樣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所以教師應從小讓學生牢牢樹立“健康第一”、“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思想,培養(yǎng)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每天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通過體育課、游戲、興趣活動、大課間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每天堅持參加體育運動,感受更高、更快、更強是人類永不放棄的追求,讓運動成就夢想,讓運動創(chuàng)造人生,讓運動奏響人生快樂的音符!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進一步加快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步伐。在課堂教學中,擺脫陳舊觀念,創(chuàng)新實踐,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達成體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袁兵.論小學體育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
[2]王香峰.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J].科普童話.2017(17)
[3]朱仁佳.小學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新課程(中).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