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艷華 苗超
【摘要】基于分析高職數學分布式課堂。首先分析出高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分布式課堂的特征。其次,分析出分布式課堂的實施過程;高職數學分布式課堂的要求;以及分布式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qū)別。最后分析出高職數學分布式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為學生拓展和延伸相關的課外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高職數學? 分布式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O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067-02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高職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存在著比較畏懼的心理,主要是由于教師傳統的灌輸式知識傳授,導致學生對數學相關知識概念難以理解,打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因此,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可以嘗試構建分布式課堂,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為學生拓展和延伸相關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和空間,有效的增強了高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1.高職數學教學的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仍存在諸多的問題。由于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不夠牢固,缺乏一定的學習意志力,而學校的管理者沒有處在一線教學中,沒有圍繞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重點的關注與解決。并且,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甚至部分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情緒,導致學習數學成為了學生的一種負擔。同時,數學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缺少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更沒有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理想。從而學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數學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2.分布式課堂的特征
分布式課堂改變了學生在教室學習的時空局限,將整個學習過程拓展到了學校的各個場所,比如圖書館、實驗室,甚至到家庭和社會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潛能[1]。
同時,分布式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主要以互聯網為媒介,結合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立自己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能夠讓學生從視頻、圖片等多種方式獲取相關的知識。
3.分布式課堂的實施過程
首先,數學教師對上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簡單的概括,同時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導入條件。比如,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教學,或者以問題作為導向等,將學生帶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并且,數學教師在課前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為學生增設了數學問題條件,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來增加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2]。
其次,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點等,為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自然的生成學習的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數學教師要讓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因此,數學教師要讓每組都制定學習的方案,對探究過程做好記錄,并讓組內成員進行總結歸納,形成文字做出報告。從而來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熱情,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想象,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最后,數學教師讓學生展示學習探究成果,將重點問題讓全班學生共同討論,小組之間對結果進行補充和完善,促使學生能夠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4.分布式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qū)別
分布式課堂可以讓學生利用資源與環(huán)境,結合自身的經驗不斷的構建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是學生主動獨立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鍛煉自主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擁有學習的自覺性,進行有計劃的個性化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并且,分布式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同時,學生能夠自主的掌控學習進度,還可以自主探索所需的知識。因此,實現了學生學習身份的轉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與傳統的教學主導完全不同。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數學分布式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為學生拓展和延伸相關的課外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同時,分布式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潛能,幫助學生建立自己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在分布式課堂中潛移默化的磨練了數學能力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陸廣地.高職數學“分布式課堂”的探索[J]. 江蘇教育研究, 2017(Z6):40-43.
[2]陸廣地.高職院校“開放式數學課堂模式”淺析[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