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峰
【內容摘要】本文從促進直觀教學、拓展教學內容、模擬物理實驗、強化師生互動幾方面重點探討提高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實效性的策略,以期通過本研究為初中物理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打造高效化、現代化初中物理課堂。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 ?教學 ?實效性
前言
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電教化手段的應用為初中物理教學注入新活力,廣泛應用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之中,深受一線教師的青睞與認同?,F階段,信息技術憑借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可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聲音等形式呈現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定律,將抽象晦澀的知識點以形象化方式表現,便于學生直觀全面、系統(tǒng)透徹地進行學習,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良好作用。
一、以信息技術形象化優(yōu)勢促進直觀教學
初中物理教材中蘊含眾多的公式定理、概念定律等知識點,對于形象思維較強、抽象邏輯思維薄弱的中學生來說,若想全面理解這些抽象知識點不免有些難度。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則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形象化優(yōu)勢,將教材中的抽象知識點以動態(tài)圖片、視頻影像、課件動畫等形式呈現給學生,使得抽象知識變得形象化,為學生深入思考、系統(tǒng)學習指明方向。
例如,在“聲音的產生條件”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將實驗演示的內容以動態(tài)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投放在屏幕中強化學生的直觀體驗,利用電教化手段的暫停、慢放等功能引導學生透徹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電流”、“電壓”知識點為例,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及重點為“電流的流動方向”、“電壓大小”,教師可于電子白板中為學生展示多媒體課件,制作“電壓電流動圖”,利用特殊顏色標識引導學生明確電流的流動,為學生物理知識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以信息技術整合化優(yōu)勢拓展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催生了網絡教學資源的形成,大容量的網絡資源更是為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拓展初中物理教學內容。對此,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吃透初中物理教材,以教材為藍本結合學生認知成長規(guī)律于網絡范疇內高效整合教學資源,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教學課堂容量,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知識點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三峽大壩水電站的視頻,并配備水流的聲音,刺激學生視覺感官與聽覺感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教學場景更加生動形象,達到有效導入新課主題的目的。
三、以信息技術細致化優(yōu)勢模擬物理實驗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因受儀器、設備、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常規(guī)物理演示實驗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而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物理實驗可以有效彌補常規(guī)物理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還可以將一些在現實環(huán)境之下無法演示的實驗呈現給學生,有利于強化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以“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為例,以常規(guī)儀器為載體開展演示實驗的方式因受設備因素的影響,難以有效展示蠟燭在光屏上呈現物距變化現象的效果,在影響學生知識點理解的同時,還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出現迷惑情況。此時此刻,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演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以展示物體距離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合各實驗過程,細致化的呈現“物距”、“像距”、“像”三者之間的變化情況。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的整合有利于幫助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獲取知識,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物理實驗水平。
四、以信息技術雙向化優(yōu)勢強化師生互動
一節(jié)物理課僅有45分鐘,因受教學時間有限因素的影響,學生即便在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存有疑惑也只能在課后向教師尋求幫助,還可能會出現教師不在辦公室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物理問題會處于積壓狀態(tài),影響學生課堂表現的同時,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雙向化優(yōu)勢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QQ群、微信群、教學系統(tǒng)平臺當中為學生答疑解惑。例如,教師組建物理學習群,在學生學習存在疑惑時則可以將其發(fā)放至學習群當中,由教師、其他同學進行講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開放性物理問題發(fā)放至群眾,供學生交流討論得出最終的研究結論,這對學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
總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具有形象化、整合化、細致化、雙向化的優(yōu)勢,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課堂教學效果的強化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要善于將物理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緊密聯系,達到輔助課堂教學的效果。當前,教師要明確信息技術僅僅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并不能渠道傳統(tǒng)教學,在其應用時要做到適度、適時、適量,使得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為物理教學提供優(yōu)質保障。
【參考文獻】
[1] 汪云華、王帆. 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歐姆定律學習為例[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03):72-75.
[2] 寧洪強. 執(zhí)科技利器,行現代教學之路——談當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意見[J]. 華夏教師,2018(05):51.
[3] 劉建娥. 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策略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2017(S1):331+289.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廣雅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