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璐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學生寫作水平如何能直接看出語文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語文教學,堅持以生為本,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作,不斷提高學生作文學習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
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教師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成為教學重點任務。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正式學生觀察能力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要積極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本文將就小學作文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希望能夠推動小學作文教育發(fā)展。
1 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相結合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就要考慮觀察類型。在實際情況中,觀察類型主要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兩個方面。全面觀察是指在觀察生活現(xiàn)象、事物時要注意觀察其各方面的特征,要從多元角度進行觀察、思考,并反思其中的聯(lián)系,在這個過程中,注意細節(jié)是關鍵點,教師必須讓學生細心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事物。在進行觀察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具體角度、深入角度等進行觀察,仔細地將其中的關鍵要素進行提取和辨認。全面,就是要學生觀察事物的多個方面,利用細致的手段來提高對事物的理解,從整體到部分,積極發(fā)現(xiàn)其中的聯(lián)系。在學生觀察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要用主觀意志去看待事物特征,要用科學合理的角度來進行事物的辨別,并進行思考。在全面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要讓學生對事物進行具體思考、反思,不斷提高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改變傳統(tǒng)觀念,創(chuàng)新寫作思想。例如在“我最愛的人”寫作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把全面觀察應用得充分有效,要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得心應手地將觀察結果與寫作內容相結合,借此提高寫作得邏輯性和思辨性。而重點觀察在小學作文中的應用則是按照小學作文寫作主題來決定的,重點觀察的本質就是學生按照主題來對生活事物進行重點觀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局部的關鍵內容中進行思考和觀察,并應用到寫作過程中。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的教學都是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積極利用自身教學能力來做好這些工作,幫助學生提高觀察力,提升寫作水平。
2 觀察力與想象力相結合
小學生天生好奇活潑,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征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對觀察結果進行升華。想象力和觀察力都是一種思維能力的形成,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可以先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并將其進行結合,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想象是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都會利用想象來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記憶和拓展,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實際情況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觀察結果作為想象的基礎。在小學生的生活中,雖然經歷比較少,但是他們的生活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因此寫作素材比較充足。但在寫作過程中,許多小學生都在因為沒有素材而無法寫出好文章。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都是因為學生不懂得如何轉化自己的觀察結果造成的。只有學生學會了如何將觀察的事物進行想象,豐富自己的感受,他們才可以寫出更飽滿的文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有效的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如音樂、視頻,在學生完成對事物的觀察訓練后,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從而想象、感受出更美好、更豐富的情感和事物。例如,在進行抒情文的寫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觀察到的景象進行想象,然后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進行寫作。
3 觀察興趣與觀察習慣相結合
小學生的年齡小,教師要想他們主動去觀察、思考就必須提高他們對觀察的興趣。觀察興趣的培養(yǎng)其實也是一種生活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入手,選擇一些新穎的主題和觀察對象,讓學生可以自覺觀察,提高能力。例如,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園中的花園中去進行觀察,去觀察自己喜歡的景物、動物、人物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觀察家庭廚房的任務,讓學生主動去觀察家里的廚房,讓后提取信息記錄下來。在節(jié)假日到來的時候,教師可以與家長溝通好,讓家長帶學生一起去買菜,然后與父母一起做飯。在實際情況中,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們的觀察素材和資源。在學生細心觀察的過程中,他們也會對生活中的事物逐步了解并思考其中的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經驗也會增加,還會更加深入地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在完成任務之后,學生對觀察的興趣也會慢慢培養(yǎng)出來,他們不僅會對寫作主題進行細致觀察,對生活中的事物、身邊的事物也會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和思考。在學生養(yǎng)成了觀察興趣之后,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一次次任務之后,他們的觀察習慣也就慢慢養(yǎng)成,這時在遇到一些新鮮的事物時,小學生們就會主動去思考其中的事物,增加觀察力度。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快培養(yǎng)出觀察興趣和習慣,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觀察中的事物記下來,讓學生堅持完成觀察日記。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也應該強調觀察的作用,要鼓勵學生大膽觀察和想象,幫助學生將觀察結果有效地應用在作文內容中。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要做好小學生的寫作引導工作,幫助小學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美好事物,將其轉化為寫作資源。在實際情況中,教師在進行引導時除了幫互相學生提高觀察能力同時還應該積極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充分得到發(fā)揮,從而提高整體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忠紅.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觀察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導學,2012,(18).
[2]米瑛. 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