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芳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第六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多元化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新課程標準是真正進入教室的一種尺度。我們真正進入新的教室,為學生多方面的主動發(fā)展打下講座的基礎,將教學過程視為對話、溝通與合作的共享,為學生積極探索和發(fā)現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學習,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學習,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填鴨式教學有利于教師向學生傳授預設的知識,但是極易削弱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阻止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新課改以后,多元化教學法被提出來,并且很快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多元化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結合教學內容,因時制宜地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學習。本文從角色扮演、讀寫結合、情境創(chuàng)設、多元評價等方面,對多元化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隨著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對語文多元化教學的理解逐漸加深,在課堂上都會缺少與學生互相交流的方式。但從實際來看,師生的情況不容樂觀,并不是教師不想引導,而是缺少了形成互動的前提條件。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只以簡單的提問方式進行互動,這個過程過于僵化,互動效果差強人意。雖然提問可以產生師生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樣便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能力鍛煉的需求等把握不到位,所以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在實踐生活中互動是一種交際方式,語言或肢體的互動并非難事。但將互動放于教學中,許多教師不知該如何做,互動模式單一、課前也不進行互動設計,內容選擇老舊,缺乏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考量等,導致即便在課堂上進行了互動,效果并不顯著。對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價值觀培養(yǎng)等素質的培養(yǎng)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長久以來,學生的考試成績是教師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荚嚦煽兡茉谝欢ǔ潭壬戏从硨W生的學習效果,但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品質、學習習慣等。因此,教師如果一味地依據考試成績去評價學生,勢必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學生的自信心。對此,教師應建立多元評價制度,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從多種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大膽質疑的品質提出表揚;在為學生批改作業(yè)時,教師可在作業(yè)本上對學生近期的表現進行簡短的評價,以督促學生更加用心地去學習;每學期的期中或期末,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評或師生互評等。在多元評價制度的作用下,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能得到顯著提升,這對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大有裨益。
教學思想決定行為邏輯的動向。因此,語言教師要明確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系統(tǒng)中明確認識語言的重要教育位置,才能為學生的審美意識、性格形成和性格形成的健康發(fā)展發(fā)揮適當的教育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學行為的盲目性。第二,教師要以“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為基礎開始,更好地促進學生從“消極的知識接受者”向“積極的知識收集者”的轉變,教師要指導他們的方向,不是他們思想的領導者,而是學生學習事業(yè)路徑的燈光。最后,以師生共生的思想為基礎,教師必須實現學生和穩(wěn)定的溝通渠道,即學生心理學習障礙、心理咨詢和激勵,以及教師和學生有效交互的堅實橋梁,實現課堂教學和學習的知識總頻率,達到共識教育目的,在語言課堂教學和學習知識信息的交互中有效地傳授教育,高效地吸收學習的教育愿景。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重要培養(yǎng)途徑。因此,教師應該善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通過教師問題一步步引導下,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加快自主學習能力習慣的養(yǎng)成,也進一步增強學生之間掌握團隊合作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此外,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最容易形成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更要重視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發(fā)展,這不僅能夠為學生奠基良好的學習基礎,也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事半功倍。
多元化教學法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語文教師可以從角色扮演、讀寫結合、情境創(chuàng)設、多元評價等方面,對多元化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進行實踐,并在后續(xù)的教學生涯中對該方法加強研究。要積極與其他教師交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況并加以改進,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發(fā)揮出該方法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