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俊
(靖遠縣雙龍鎮(zhèn)永和學校,甘肅 白銀 730613)
數學作為人們建立理性思維,提高智力水平的關鍵性學科,其在小學階段的教育開展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開展,老師已經意識到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有開展課堂有效性教學,解決掉阻礙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質量。
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效果一直是困擾老師的一大問題,如何有效率的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效果還要從當前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入手。首先,老師的教學站位錯誤。在新課程教育以來,課堂學習強調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角,老師為學生輔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體系。然而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大部分老師沒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還在采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沒有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作用,錯誤的教學站位,不利于有效率的開展數學教育工作。其次,課堂設計缺乏深意。都說學生課堂學得好,除了要自身的積極努力,也離不開老師課堂設計的好壞,一份好的教案能幫老師有條理的傳授學生數學知識,然而部分老師往往忽視了實際的教學要求,隨意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缺乏深意,也影響了學生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最后,忽視了教材的作用。當前部分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工作中,都會根據自身教學經驗,依賴以往的課件教學,授課內容并沒有按照教材順序進行。要知道教材的編寫是對數學整體知識有邏輯的深入演化,按教材教學更容易使學生接受數學知識。
新課程教育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體現出學生的主角定位,讓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中。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階段,小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就是在現有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擴展數學學習范圍,提升自身思維能力,為更好的達到這個目標,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是最好的方法。這就要求老師準確看待自己與學生的定位關系,老師通過輔助學生擴大自身知識面,引導學生自身提高對善于思考,主動尋求知識的認識,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水準。老師要具有不居功、不自滿,踏實負責、默默無聞的精神,更有利于新時代數學課堂高效性教學的開展。例如,老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思考各種課堂情況,根據數學課堂的教學任務,設置好教學方案,在數學課堂時,以維持秩序為主要任務,引導學生隨著教案自行研究分析數學問題,同時老師隨時幫助他們理解數學重難點,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理解能力。
高效課堂的成功離不開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而且老師還有義務幫助學生認真對待課堂學習,這就要求老師應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設置教學情境就是比較好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老師通過技術手段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情境教學法,結合授課目標,將學生代入到教學情境中,能放飛學生的思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有助于簡化數學的難點,幫助學生掌握過多的小學數學知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缺不了老師的引導,老師可以在教學情境中,偶爾要求學生總結他們對學習內容的分析邏輯及掌握情況,讓學生不僅能用數學,還能流利的說出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內容《百分數應用》時,老師可以通過現實中不同事物對百分數和其他分數的英語區(qū)別,制作成多媒體,為學生設置教學情境,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總結百分數的應用情況以及百分數對比其他分數的優(yōu)勢,說出他們的感受,以便于學生對學習百分數知識的印象更深刻。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還屬于數學基礎知識,不涉及到高深的運用,因此,老師在教導學生小學數學時,往往可以從生活中找到教學素材。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還不具備完善的數學學習素質,如果直接對數學問題進行解析,會讓其感覺不知從何處下手,所以老師在數學授課時,往往要從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甚至老師可以將生活事例穿插在整個數學教學中,形成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方式好處在于拉近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距離,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以現實存在的事例展示出來,不僅讓小學數學課堂生動起來,又能加快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六年級課文《圖形的運動》中,老師可以將民間藝術——剪紙帶入課堂,給學生展示圖形的運動和變化,告訴學生要認真學好本章節(jié),然后通過自己來完成剪紙藝術,在課堂中,在舉具體事例向學生介紹圖形的平移、旋轉、對稱的關系,幫助學生掌握圖形變換過程和結果,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結束語: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課堂高效性的展開,但是在新課程教育背景下,優(yōu)化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只是早晚問題,老師要努力提成自身教學積累,轉變現代化教學觀念,為完善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打好自身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