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巖
【摘要】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以教師單一講授為主要教學形式,這樣的教學形式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喪失語文學習熱情與興趣,并且對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與自我認識能力產生不良影響,整體上忽視了學生這一課堂主體的存在。語文主題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教材條框的嚴格束縛,讓語文教學在實踐過程中成為一種語文創(chuàng)造與升華,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具有良好助推作用。
【關鍵詞】主題教學 小學語文 應用研究
前言
語文主題教學模式具有嚴謹?shù)睦碚摽蚣芘c結構內涵,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幾節(jié)主題語文課程。例如竇桂梅的語文主題教學模式,以“關注人的發(fā)展”為主題的語文教育教學,全面、系統(tǒng)地提出“三超越”目標,即超越教師,尊重教師;超越教材,學透教材;超越課堂,立足課堂。在改進傳統(tǒng)語文教學形式的基礎上認真追求語文的藝術審美,即言語美、視覺美、音樂美;系統(tǒng)構建語文教學的不同維度,即語文教學溫度的恒定性、語文教學深度的發(fā)展性、語文教學廣度的開放性;創(chuàng)建語文課堂教學流程的三個層次,即文字、文章、文化。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模式的運用開辟了一條語文實踐與教育理論有機結合的道路,讓小學語文教學向著更為深遠和廣闊的方向前進。
一、主題教學模式內涵
主題教學作為一種開放性比較強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按照學習單元的具體的內容,根據(jù)其的主題,在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的前提下按照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在這個時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通過使用較多的和主題有關的學習資料,實現(xiàn)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再一次構建與整合。教師按照教學的目標和相關的內容,根據(jù)學生現(xiàn)階段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在對整體的理念和思維的基礎上,通過主題的形式來對課內與課外的相關教學資源實施科學的整合,對教學內容中包含的人文價值進行有效的挖掘,指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應用來逐漸生成課堂主題,這樣來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主題教學模式把教學中內容比較相似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使得他們更具連貫性,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適應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需要,可以讓學生通過逐漸深入的學習加強對知識的把握。
二、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模式特點
1、單元整組教學的優(yōu)化
單元整組教學是按照現(xiàn)行教材編排的一個單元的文章,先從整體入手,整體感知,再到單元內課文的學習。單元整組教學較拘泥于課本本身,而主題式課堂學習則是師生對教材文本的超越。主題式課堂學習較注重教學內容的重構,較注重學生自身思想情感、價值觀、生命的認識和感悟,對主題的選擇超越了課本。教學內容的組合和重構更貼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開放式的課堂學習。傳遞給學生的知識和信息較單元教學更廣泛,涉及的學科知識更多。
2、對話互動教學頻繁
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學習注重老師講,學生聽和練,學生的主體地位少有體現(xiàn)。過多的講讓學生較少參與思考,只重知識不重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學習是與素質教育不相符的。而主題式課堂學習是對話式、互動式的課堂學習。對話式學習,是指教師和學生把語言符號作為中介而進行的一種精神上的交流、理解和溝通。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作為對話的主體雙方,不僅是有語言層面的你問我答,重要的是有思想感情上的碰撞和共鳴以及經驗上的共識。教師從以往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意識中超越出來,由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獨奏者轉變?yōu)閷W生探索研究的伴奏者。教師的職責隨之發(fā)生了極大轉變一一教師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教師成為學生的顧問,成為學生交換意見的參與者,成為一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的人,而不是直接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對話式的課堂學習不但能挖掘出學生的各項能力,更在發(fā)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能力方面,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
三、小學語文主題教學應用策略
1、對語文教材進行充分的分析
就小學語文來看,主題教學的實施往往要求教師對教材的內容有充足的了解(小學生是學生群體中教學特殊的一類,他們的年齡層相對較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必須要重視對教學內容的難度進行合理的控制,以確保小學生在學習中能對相關的知識內容有充足的認識)?;诖耍瑸榍袑嵱行У脑谛W語文教學中實施主題教學,就要求小學的語文教師能重視對語文教材進行充分深入的分析,來探尋教材內容中所蘊合的知識點內容,進而有效的對各知識點內容進行充分的整合,來為學生明確學習的主題,進而有效將主題教學落實到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內客的理解來提高教學的質量。
2、拓展課程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主題教學的教材中的內容有許多,涵蓋了占今中外的經典內容(在語文主題教學模式下,學生應該注重積累語文知識,然后教師安排具體的課程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同時教師還應該使用分享測評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測評學習的成效(在主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課外的讀物),這樣對于提高主題單元教學的有效性,指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課外讀物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
3、完善評價體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主題教學,教師應該注重完善教學評價,提高語文主題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該注重開展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充分體現(xiàn)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師應該通過過程性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學生對于主題教學中理解不夠深刻的部分有所了解、通過過程性評價,學生可以找到學習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師通過總結性評價,可以對于學生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進行表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主題教學中、這樣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將主題式教學模式加以應用,能夠使小學語文課堂別出心裁的發(fā)揮優(yōu)勢,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也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老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本研究從小學語文教學中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重點分析,希望對實際教學發(fā)展有所促進。
參考文獻:
[1]鄒玉珍.竇桂梅主題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
[2]陳丹丹.對竇桂梅主題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