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強強
【摘要】云觀念下實施的現代IT技術,正以強健發(fā)展的態(tài)勢來滿足各行業(yè)需求,SaaS、PssS、IaaS三種云交付模型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經受來自用戶的各種安全考驗。本文分析了云計算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威脅,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與策略。
【關鍵詞】云計算 安全威脅 方案與策略
虛擬化技術是云計算技術的核心組成部分,云計算的虛擬化不同于傳統(tǒng)的單一虛擬化,它是涵蓋整個IT架構,包括基礎資源、網絡、應用、桌面的全系統(tǒng)虛擬化,它將各種計算資源和存儲進行高效整合與利用,實現集中化管理[1]。通過虛擬化技術可以實現IT架構的動態(tài)變化,基礎設備、軟件應用和數據使用虛擬化可以實現隔離,打破硬件配置、軟件部署和數據分布的界限,能夠動態(tài)使用物理資源和虛擬資源,擴展系統(tǒng)應用需求,提高系統(tǒng)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雖然虛擬化與云計算打破了IT基礎資源與用戶之間的粘合性,但其共享的特性也給用戶帶來安全威脅,促使人們尤其關心安全問題。例如,云計算本身安不安全,怎樣獲得安全的云服務,云計算如何來改善安全,都已經成為云計算研究安全的熱點。
和云計算一樣,云安全也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定義,總之,云安全就是確保用戶在穩(wěn)定和私密的情況下訪問云數據中心應用,且能夠保證用戶數據的完整性和機密性。
1. 云安全威脅
云服務的使用,需要用戶將應用軟件、數據遷移到云端,在這過程中安全問題尤為重要。認清頂級云安全威脅,是最小化云安全風險第一步。
1.1 數據泄露
云端面對的威脅與傳統(tǒng)企業(yè)網絡面對威脅相同,大量私有的數據存儲在云數據中心,云服務商變成了黑客下手的目標。受到攻擊之后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泄露或丟失數據的敏感性,財務信息、商業(yè)機密、知識產權的泄露會更是對用戶造成毀滅性對的打擊。雖然云服務商會部署安全策略來防護云環(huán)境,但使用過程中,云安全防護的責任還是落在使用者一方。
1.2 盜用憑證和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不嚴格,使用弱密碼、密鑰或憑證管理松懈導致被黑或被利用,非法對網絡設備和IT基礎資源進行使用,擅自擴大使用權限,越權訪問信息,惡意刪除、修改和泄露數據會對云安全造成巨大威脅。例如,企業(yè)給予員工系統(tǒng)權限時,會忘記人員調動和離職需要將權限撤銷與調整,造成身份管理的混亂,加重云安全風險。采用多因子身份驗證系統(tǒng),如一次性密碼,手機身份認證,智能卡,人臉識別等,可以有效保護云服務。
1.3 系統(tǒng)漏洞利用
應用軟件或系統(tǒng)在邏輯上存在缺陷和錯誤被入侵者利用,達到控制主機或破壞的目的。所有軟件和系統(tǒng)都存在漏洞,但隨著云端多用戶的出現,導致很多漏洞被發(fā)現,云安全問題隨之增大。企業(yè)中存在共享數據庫、存儲和其它基礎資源,使用情況復雜,漏洞的發(fā)現導致新的攻擊方式的出現。
1.4弱界面與API被黑
現行的每個云服務和云應用都提供API。軟件工程師使用界面和API進行云服務管理和互動,用戶可以使用界面和API進行服務的開通、配置、管理和檢測。APP用戶通過互聯網的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和行為監(jiān)測的安全依賴于API的安全。弱界面和API漏洞會使企業(yè)面臨的更多的安全問題,數據機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都會受到嚴重考驗。
1.5 DOS攻擊
拒絕服務攻擊,對服務系統(tǒng)不斷干擾,改變其正常工作流程或執(zhí)行無關程序,導致服務系統(tǒng)消耗大量的處理能力,拖慢響應速度甚至直接超時,最終影響合法用戶正常使用云資源。
云安全威脅涉及面廣,文章未提及的還包括賬戶劫持、企業(yè)內部人士惡心操作、APT寄生蟲、云服務濫用等方面。
2. 云安全防護策略
云安全防護策略涉及IT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以及虛擬化安全。本文著重介紹基礎設施安全。
2.1 基礎設施安全
云服務的底層是云基礎設施,它承載服務的應用和平臺,云服務的安全和可信才能確保云端用戶數據和應用的安全。
2.1.1 數據可控和數據隔離
對于云安全威脅中的數據泄露,主要解決方法就是數據隔離。通常有三種途徑:①讓用戶根據自己需求使用網絡安全策略。②云端用戶數據存儲采用虛擬設備,虛擬存儲設備位于大規(guī)模存儲陣列上,能夠底層進行數據隔離,保證用戶只能對應各自數據。③在數據中心使用虛擬化技術能夠更好的實現隔離,以及使用VMFS文件系統(tǒng)。
2.1.2 建立遠程管理機制
IaaS提供的資源在云數據中心,因此用戶需要遠程連接管理,最常見的遠程管理機制包括:①VPN:提供到IaaS的安全連接。②遠程桌面、遠程Shell:最常見就是使用SSh,避免直接Telnet。③web控制臺UI:云服務商提供用戶自定義遠程管理界面。
對應的安全策略包括:①使用多因子認證機制,或使用動態(tài)共享密鑰,或者縮短密鑰共享時間。②對多次使用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變更。③發(fā)現漏洞及時安裝補丁。④傳輸數據時應使用VPN,選用IPsec、SSLv3或TLSv1。
2.1.3 數據中心軟硬件部署與虛擬化廠商、使用技術的選擇
在數據中心部署軟硬件時,需要考慮品牌廠商。設備的選擇要要綜合考慮質量、擴展性、價格、可維護性等。選擇能夠支持云安全的設備廠商,定期更新補丁、巡檢,關注數據中心安全。使用成熟的虛擬化技術不但能夠預防云安全風險,而且能提升云端系統(tǒng)的安全性。
2.14 建立健全的IT行業(yè)規(guī)范
建立健全的法律準則和行業(yè)規(guī)范,對于IT人不道德的行為進行約束,從人為角度防止數據安全風險。云服務商應使用虛擬機漂移追蹤技術、基礎設施服務下數據獨特的加密技術,讓用戶可以追蹤自己的數據,感知數據底層存儲的安全。
3. 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用戶最關心的安全服務。不管使用哪種云交付模型,用戶和云服務商都應該注意避免數據丟失和被竊。從數據安全生命周期和云應用數據流程綜合考慮,涉及數據傳輸安全、數據存儲安全、數據殘留等關鍵云安全防護技術。
4. 應用安全
保證云應用安全,要有措施防護終端客戶安全、SaaS應用安全、PaaS應用安全。例如,在云客戶端安裝反惡意軟件和殺毒軟件,開啟防火墻與防御功能;關注 SaaS服務商提供的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功能,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在云中的數據,做到定期修改密碼不使用弱密碼等。
5. 結論
云計算就像互聯網浪潮中的巨艦,云安全就是巨艦的動力裝置,動力裝置強勢夠穩(wěn)定,巨艦才可以快速前行,勢如破竹,反之停止不前,被海浪吞噬。云計算、云安全需要各方做出努力,讓它給生活帶來便捷和安全。
參考文獻:
[1]冒海波.云環(huán)境下數據安全防護體系的研究與應用[D].江蘇:江蘇科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