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雪
(河南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指揮技術是一種特殊的音樂語言,是樂團排練及正式演出時的重要手段,指揮在樂團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指揮者在指揮過程中要了解整個樂團的性能和結構。樂團的性能包括演奏者和演唱者的技能,同時指揮者還需要對所指揮的作品充分了解。在指揮時,指揮者需要進入理性思考的狀態(tài),用理性控制感性。
指揮技術的三原則是省、準、美。省為省拍;準指的是音準、速度準、進聲準、力度準等;美是儀態(tài)美,即指揮者在指揮中要做到簡單大方。
在指揮時,手勢要有指向性和控制感。對站姿和坐姿的要求是八字步分開,與肩同寬;含胸拔背、虛領頂頸、沉肩垂肘以及眉開眼笑。在預備位置時,身體要微微前傾,重心在前腳掌,手式要從自然狀態(tài)變?yōu)橹笓]狀態(tài)。
單位拍由擊拍線、拍點、反射線、第二落點四部分構成。在進行單位拍練習時,要分為五大步驟。首先是拍點的練習,要做到手腕打點,夾角小,用擊、彈的方式。其次是擊拍線,要從眉心自由落體到腰線。再次是擊拍線連接拍點的練習:擊拍線的運動速度在腰線轉化為拍點的運動速度。然后是拍點結合反射線的練習:以拍點的運動帶出反射線;反射過程有彈性,手腕帶動小臂,小臂帶動大臂。最后就是將前四個步驟連貫起來的綜合訓練。
三種揮拍方式包括直線式、曲線式、混合式。三種不同的揮拍方式體現(xiàn)了揮拍速度的可變性。直線式指的是目的性揮拍,適用于斷唱風格的作品。直線式揮拍基于重力向下的作用,拍點明確,擊拍線、反射線均加速,要棱角分明,圍繞拍點。曲線式指的是過程性揮拍,適用于連唱風格的作品。曲線式揮拍基于圓周運動原理,擊拍線、反射線呈弧形,速度變化柔和,要將拍點融入揮拍的過程中。
在對直線式揮拍中,要用一拍的部分時值去揮一拍的過程,一拍中剩余的時值在第二落點停頓,擊拍加速,反射加速。在曲線式揮拍中,要用一拍的全部時值去揮過程。這兩種揮拍方式都可以采用大幅度展開練習。
預備拍是起聲前的拍子(正拍、半拍或更短),其功能包含了演奏演奏時所需要的力度、速度、表情、氣口等諸多參與表現(xiàn)的要素。預備拍由預備位置、預備拍(氣口)、進聲點三部分構成。
起拍包括整拍起和非整拍起兩大類型。整拍起中分為強拍起(正拍起)和弱拍起(反拍起)。指揮流程分為三個步驟:首先從自然狀態(tài)進入指揮狀態(tài),確立預備拍的位置,加強指向感;其次要結合作品,調整雙手預備位置的點位,為揮預備拍做好準備;最后在揮預備拍時,要做好口鼻式聯(lián)合呼吸,暗示狀態(tài),吸氣要和拍點同步,打點吸氣。
非整拍起中分為強拍弱起和弱拍弱起。指揮流程分為五個步驟:首先要明確作品的拍號和圖示;其次要明確起聲位置,明確起拍類型;之后需要明確預備拍;然后需要明確如何打預備拍,根據(jù)不同的起拍類型可選擇增打一分拍或增打一勻速拍;最后一步是要從指揮狀態(tài)進入指揮狀態(tài)。
按照收拍預示分為有預備收拍和無預備收拍;按照收拍速度分為快收和慢收;按照收拍力度分為強收和弱收;按照收拍操作方式分為畫圈收拍(順時針、逆時針)和直線式收拍。
揮拍幅度變化指的是從自然揮拍到變化揮拍的第二次量變,預示力度的變化。可將揮拍幅度分為大中小三種幅度:大幅度以肩為軸;中幅度以肘為軸;小幅度以腕為軸。三種揮拍幅度在眉心線、中線、腰線都有體現(xiàn)。眉心線上的三種幅度包括眉心線到腰線的大幅度、眉心線到中線的中幅度、在眉心線上用手腕操作小幅度。中線上的三種幅度包括眉心線到腰線的大幅度、鼻子到胸椎骨的中幅度、在中線上用手腕打點的小幅度。腰線上的三種幅度包括眉心線到腰線的大幅度、中線到腰線的中幅度、在腰線上用手腕打點的小幅度。
漸強漸弱需要通過揮拍幅度的變化來實現(xiàn):揮拍幅度漸小表示漸弱;揮拍幅度漸大表示漸強。漸快漸慢主要以變化揮拍速度,并輔以揮拍幅度的變化來實現(xiàn)。逐漸加快并縮短反射線的揮拍表示漸快,逐漸減慢并拉長反射線的揮拍表示減慢。
右手主要揮基本圖示,掌握作品的速度。左手主要承擔聲部進入,提示長音、力度、表情、重音等。左右手可以互換,即功能替換。同時還需要分清楚雙手交替和雙手主次。雙手交替指的是前手打擊拍線加拍點,后手打拍點和反射線,兩手共同打拍點,眼神在拍點進行轉換。雙手主次指的是一手幅度大,一手幅度小。以二拍子為例,在雙手分工練習時,雙手交替指揮四聲部進入,表情、眼神配合,每只手揮一次二拍子圖示。每一拍一循環(huán),每一拍指揮一個聲部進入,這一拍是進聲拍和預備拍。右手揮圖示,左手指揮四聲部進入,表情、眼神配合,每兩拍一循環(huán),指揮新的聲部進入,第一拍為進聲拍,第二拍為預備拍。一手揮圖示,一手揮順、逆時針的圓,為保持音、漸強、漸弱做技術儲備。
指揮在音樂表演中起到了引導作用,在排練和演出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指揮者需對合唱作品做到充分了解,除此之外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指揮手勢,了解指揮要素,同時增強指揮手勢的表現(xiàn)力和指揮手勢的協(xié)調性,全面提高指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