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峰 張鑫凝
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做好時代新人的培育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的重大命題的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既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必要性,也具有突出的現(xiàn)實針對性,更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性。明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的的現(xiàn)實必要性、針對性和價值性,有利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培養(yǎng),有利于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5.023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9)05-0120-05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以及中國發(fā)展的社會歷史方位做出的全面的、科學的判斷。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 [2]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時代性,其戰(zhàn)略導向要服務于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變化以及黨和國家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工作重心的需要。進入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實現(xiàn)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具有深厚的依據(jù)。本文將在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上,從三重維度深入系統(tǒng)探究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的內在依據(jù),以期助力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培養(yǎng)。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的現(xiàn)實必要性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要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首先必須充分認識到做好這項工作的現(xiàn)實必要性。
首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新時代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奠基工程,決定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價值旗幟,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鮮明特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特別強調加強對國家和民族的價值引領,“始終把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視作重大戰(zhàn)略工程”。他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德”,是私德和公德的融合,“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是中國的“壓艙石和定盤星”,是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支撐”。[3]習近平總書記極為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認為其是“社會系統(tǒng)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4]是為黨“補鈣”,“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5]的凝心聚力、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程。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確定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從“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zhàn)略高度布局“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事業(yè)。因此,作為黨的政治優(yōu)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其工作導向都緊緊鎖定于革命形勢的需要和黨的歷史任務,在“黨中央大力推進、持續(xù)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的嶄新歷史時期,把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導向聚焦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質和價值使然,也是黨在當代的必然要求。
其次,“增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引領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集聚正能量,增強辨識力,明確是非觀,自覺投身“偉大斗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生命活力所在,決定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正處在重大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轉型期。不僅經濟領域,政治體制、社會形態(tài)在深度調整,文化也正處于重構、再生和復興的關鍵期。階層多元、利益多元、價值多元和文化多元共同交匯交織成了當代中國復雜的社會思想生態(tài)?!熬W絡輿論事實上已經成為反映我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狀況的晴雨表”。目前,“中國網民規(guī)模高達7.51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到54.3%”,十八大以來,由于黨加強了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網絡空間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力、感召力、凝聚力進一步提升”,“網絡正能量明顯匯集,主流輿論不斷壯大,”“網民的是非意識增強,是非辨別能力提高”。但是,“網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依然復雜”,“主要表現(xiàn)為非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矛盾,突顯出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群眾認識問題與利益訴求……也存在著個別社會問題意識形態(tài)化并激化為對抗性敵我矛盾的隱憂”。網絡輿情的變化與復雜,深刻的揭示了當代國人主流價值觀念的回歸以及各種價值觀念的矛盾與沖突。同時,互聯(lián)網的開放性也給國外敵對勢力以可乘之機,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價值觀滲透和對中國的改革建設進行詆毀、歪曲,誤導國人,干擾中國的發(fā)展和建設。正因如此,習近平同志才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在新時代,“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而“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著新情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培育時代新人,引領國人重建科學的價值信仰,提升價值理性,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覺匯聚正能量,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與使命。
再次,引領國人“凝聚價值共識,鑄牢科學信仰,鑄就精神家園”,重構“獨特的精神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決定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我們這個民族最注重精神世界的建構。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指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然而,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近代以來百余年的歷史變遷中,歷經三期疊加沖擊,幾近迷失與崩塌:一是“‘五四時期中國人以儒家價值體系為內核的精神世界幾近崩塌”;二是中國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遵循的精神信仰遭遇嚴重扭曲”;三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協(xié)調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人的精神世界的構建是有歷史機遇期的,它既需要物質基礎,又需要文化基礎。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國人的精神需求與日俱增,是重構國人精神世界極佳的歷史機遇期。由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于中國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大追求與期盼;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與實踐”;承繼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傳承”;“著眼于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前進方向”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吸納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互鑒”,理應成為新時代國人“日用而不自覺的價值觀”。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承擔起構建國人精神世界的歷史使命,自覺地轉向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
二、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的現(xiàn)實針對性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培育時代新人的工作還必須充分認識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的現(xiàn)實針對性。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決定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不僅具有現(xiàn)實必要性,而且還具有現(xiàn)實針對性。
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的戰(zhàn)略定位,是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中國發(fā)展的回應和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要求的落實。在2010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鑄魂育人”的問題,他強調:“要把理想信念在全軍牢固立起來,適應強軍目標要求,把堅定官兵理想信念作為固本培元、凝魂聚氣的戰(zhàn)略工程,把握新形勢下鑄魂育人的特點和規(guī)律,著力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敝v話明確把“有靈魂”定格為新時期“四有軍人”首要內涵,彰顯了鑄魂之于育人性質的決定作用,這是習近平第一次正式使用“鑄魂育人”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本質進行抽象概括。聯(lián)系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總書記曾多次提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等指向靈魂鑄育的類似表述,可以發(fā)現(xiàn)總書記提出的“鑄魂育人”是對當代中國意識形態(tài)建設總體問題的集中回應和本質解答,是前后連貫的,具有普遍意義和深刻內涵,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與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的最新結合。那么,當代中國鑄魂育人應當“鑄什么魂”,這是一個關乎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信仰什么、堅守什么、追求什么的根本性質問題,需要首先明確。回顧習近平總書記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到2014年提出的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6]。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盵7]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人鑄魂和培育時代新人,使其內存于國人之心,外化于國人之行,彰達于國人之義。
其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本質屬性以及價值觀教育的特殊性而做出的科學闡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指向人的素養(yǎng)中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向與育人標準的統(tǒng)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8]這表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本質屬性。在講話中,習近平又進一步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進一步要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tài)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fā)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9]實質上是強調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思想宣傳工作在新時代的主要任務。在文化與價值觀多元的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從理論灌輸轉向價值觀鑄塑,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與理論輸入轉向“知、情、意、行”的整體構建,即價值情感、價值分析、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價值行動能力的整體培育。因此,這些決定了我們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定位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在政治方向上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在目標取向上堅持以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鑄塑人之思想靈魂。
再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的目標定位,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本質決定的,必將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走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學科本質決定學科的教育目標,學科的教育目標引領學科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經歷30多年的發(fā)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豐富的學科建設經驗,但對學科本質的認識卻莫衷一是。少數(shù)研究者受到西方人本主義思潮、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普世價值等思想觀點的影響,出現(xiàn)了政治立場和學術立場松動,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公民教育等問題上糾纏不清。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定位為核心價值觀教育,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規(guī)律,又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進行了清晰的分野。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必須定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從而將立德樹人聚焦到核心價值觀鑄魂和培育時代新人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研究實現(xiàn)了落實根本任務、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內在統(tǒng)一,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時代性、實踐性和實效性,進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本性清晰,內容建設的方向明確,育人模式趨于全面,引領其走上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的現(xiàn)實價值性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時代新人的培育工作除了充分認識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的現(xiàn)實必要性和現(xiàn)實針對性外,還應該對其具有的現(xiàn)實價值性進行審視。
首先,有利于堅定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目的定位??疾熘袊伯a黨90多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發(fā)展和演進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在嚴守政治方向的同時,根據(jù)不同時期黨的革命和建設任務的需要,進行具體的設計和安排。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政治原則與服務黨的時代任務和時代發(fā)展需要的統(tǒng)一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和全局視角定位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強調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民族和國家立心,強調樹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特別強調要堅定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tài)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0]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發(fā)揮出足夠的政治敏感性,必須以服務黨和國家的政治方向、旗幟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文化安全和增強意識形態(tài)領域主導權、話語權為已任,并將其確立為學科信仰。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定位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一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聚攏于服務政治需要和時代主題,定位于“思想改造”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構建,滌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屬性,確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正確。二是把握住了多元時代的復雜背景下對人的思想觀念、價值信念和精神意念進行構建和改造的關鍵。在多元價值混雜,內外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和爭奪波譎云詭之際,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主流意識形態(tài),培育國人在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的價值信仰和人格追求,引領人們對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和“政治正確”識理明辨,對舊的價值認知或價值判斷進行徹底批判或革故鼎新,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價值地基和精神大堤。
其次,有利于明晰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建設的基本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建設上,傳統(tǒng)的思維和做法是習慣于做加法,即有了新的需求和思想理論成果形成就加入進來。不可否認,適當?shù)摹凹臃ā睂τ诮逃齼热莸呐c時俱進,保持時代性和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加法”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日漸龐雜,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不強,影響了人們對其科學性的認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tǒng)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盵1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他再次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盵12]因而,將思想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定位確立為以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實質上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內容定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都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以及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xiàn)實需求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文化新發(fā)展的最新成果,符合中國與世界發(fā)展的歷史必然性,其當然地具有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統(tǒng)整性。事實上,在當下的中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統(tǒng)攝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應該成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建設的基本共識。這樣才能既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政治性、時代性和先進性,又使其具備了清晰的主線和完整的理論體系。
再次,有利于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落位“知、情、意、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戰(zhàn)略確立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和培育時代新人,必然要求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古代中國是價值觀教育的強國,其強調的“知行合一”,“自省”與“修為”等方式,不僅在當時效果彰著,到今天仍具有現(xiàn)實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過具體的指導,即他認為“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薄岸且薜拢訌姷赖滦摒B(yǎng),注重道德實踐?!薄叭且鞅?,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四是要篤實,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彼€強調,“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盵13]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盵14]可以看出,習近平把核心價值觀的養(yǎng)成看作是真知、內化、堅信和篤行的長期過程,即知、情、意、行的內在統(tǒng)一。這些都告訴我們,人的理念的產生、價值觀的確立和信仰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共同參與的過程,是外在的強化培養(yǎng)、內在的自主構建與反復的實踐體驗和諧共育的結果,復雜且周期較長。唯有徹底地摒棄簡單灌輸和說教的教育模式,完整地建構并實施“知、情、意、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人的內心世界鑄魂和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總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創(chuàng)新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結合時代特征,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秉h的十大報告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之一。同時,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因此,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方向,就要深入理解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為什么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培育時代新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戰(zhàn)略方向,鑄強國人內心之基本,德方以立,使人得以樹,國恒以安。
參考文獻
[1][2][7][9][10][14]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2).
[3][4][6][11][13] 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5] 王斯敏,等.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紀實[N].光明日報,2016-02-05(5).
[8][12]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責任編輯:張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