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翔
摘 要: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科技迅猛發(fā)展,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各方面都發(fā)生著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也給高校的思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思政工作者要與時俱進,要有正確的工作理念,深入學習方針政策,建立更加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應對方法
高校是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的基地,在給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要讓學生建立合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高校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涞臈澚褐拧H缃袷且粋€經濟騰飛的時代,科技的發(fā)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們的思想也隨之發(fā)生著變化,對于當代大學生三觀的培養(yǎng),也處于重要時期。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是非常大的機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迅速發(fā)展的經濟對高校大學生思想帶來的影響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經濟飛速發(fā)展,人類在不斷適應新的環(huán)境,人們的思想也在多變的環(huán)境中不斷改變,大家更注重表現自己,但過度的展示自己就可能引發(fā)個人主義。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出現了很多新的矛盾,他們雖然對自私、唯利是圖嗤之以鼻,但又對利益帶來的好處十分向往,因此出現了相當矛盾的思想。這就讓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難以開展。
(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價值取向沖擊對大學生思政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
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一個非常突出的標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與其他各國之間的交流交往更加頻繁,也就出現了東西方各國之間價值觀的碰撞。同時,大學生正處于思想不穩(wěn)定期,很容易會被外界的思想左右和影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價值取向沖擊就為大學生思政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
這些挑戰(zhàn)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是中西方經濟價值思想的挑戰(zhàn),西方國家的經濟體制是比我國經濟體制早成熟很多,所以西方想要建立起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受益機制,就會想方設法制約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這也是近年來中美貿易戰(zhàn)熱度不斷上升的原因。西方企圖通過經濟貿易壓制中國經濟的增長,包括最近的美國對中國華為的屢次抵制,西方國家已經從經濟壓制擴大到了科學技術的壓制。第二是政治價值的挑戰(zhàn),這一方面更加明顯。當今資本主義社會西方國家大多是以殖民擴張和強權政治起步,并且一直企圖將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強行推入到發(fā)展中國家,以此讓資本主義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第三是文化價值的挑戰(zhàn)。網絡的快速發(fā)展,讓信息也進入了全球化,一些西方國家為了自身的經濟和政治目的,借助當今社會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推行其文化價值,想要通過這種手段,制約他國的思想,進而統(tǒng)治他國思想,俗稱“洗腦”。這一系列的價值取向問題對當代大學生不成熟的思想帶來了沖擊,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三)網絡新媒體帶來的影響
互聯(lián)網的時代,人們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互聯(lián)網,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會上網,并且對網絡信息過分依賴和信任。但是網絡上信息繁多復雜,其中很多信息真假難辨,包含了很多精神污染和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內容。例如,網絡問題對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嚴重,滋生了大量的“鍵盤俠”,這種缺乏責任感、不誠實、不理智的行為,極不利于大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和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勢必會降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影響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然而,互聯(lián)網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學校無法選擇性地讓學生只看某些內容,如沉迷游戲或者上網瀏覽一些不健康的頁面,都會對學生思想產生不良影響,會侵蝕學生的三觀。所以很難從網絡本身控制其對學生造成的精神影響。
(四)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出現的問題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出現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是現在中國教育的一個嚴重問題,它以知識灌輸為主,不重視學生是否能理解運用知識,只是不間斷地進行輸入式教學,所以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特別是剛從高中脫離“苦海”進入大學的大學生,對于大量知識的填充有著本能的排斥,他們更加關注自身對外界的反應,而不是外界對他們的灌輸,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很難有成效。
二是教學內容過于單一乏味,現在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主要是以講授為主,著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在現實生活中操作性不強,因此學生對此項課程的感興趣程度較低。
(五)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體制的弊端
當前,很多高校都在進行擴招,相對應的,國家對高校的財政支持力度也就不斷降低,因此,高校的收費標準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而隨著就業(yè)競爭日益加劇,大學生畢業(yè)后,就業(yè)壓力更加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很容易會出現心理問題,高校就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個相對健全的學生管理體制,來應對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體制過于單一,無法適應日益復雜的高校環(huán)境等問題,讓學生的實際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后,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六)大學生心理問題復雜化、多樣化
現在的大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家人的期盼、社會的競爭、學習的壓力和人際交往問題等各種壓力,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出現了復雜化和多樣化。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受益者,對社會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他們既渴望早日進入社會但同時又恐懼對社會的未知,既躊躇滿志又極易屈服于現實,內心非常脆弱,容易被現實打敗,產生挫敗感,長此以往就會導致他們產生悲觀情緒,對生活失去信心,各種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當前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成熟,很多時候會把思想政治教育當作心理教育來看待,但心理問題并不是思想問題,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不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決的,而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
(七)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變化巨大
現代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表現自我,群體意識、社會意識較淡薄。并且,現代大學生對現實社會出現的問題認識不全面,容易以偏概全,但又非??释軈⑴c其中。大學生雖然普遍有著較高的能力,但已不像從前,當今社會人才趨于飽和,因此有些學生會感到前途渺茫,對學習和生活逐漸失去信心。高校的思政工作要解決的就是這些日益復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