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紅
摘要:高中生物是高中學科設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相比其他學科,它是解讀“生命”的一門學科。在落實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要從“專業(yè)角度”進行積極地設計,讓高中學生喜歡上生物知識的學習,讓高中學生構建出可以發(fā)展的生物知識體系。我們還需要從“教育角度”進行積極地設計,進而促使高中學生在高中生物知識學習過程中受到全面的影響。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如何同時落實“專業(yè)”目標與“教育”目標呢?筆者建議,就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基礎,讓學生能夠擁有“會學”能力。本文中筆者就對此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意義;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同時落實“應試目標”與“素養(yǎng)目標”,因此,我們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要既從“專業(yè)”角度進行相關的設計,還需要從“教育”角度進行相關的設計。不僅僅讓學生能夠完成知識點的突破,還需要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探究過程中,生成科研的精神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價值無法取代,但是,學生的效能也無法取代。在這一方面筆者提出的建議是,我們要結(jié)合生物學科的優(yōu)勢,展現(xiàn)教師的智慧,促使高中學生生成自主學習能力,進而讓學生擁有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中筆者就對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和方法進行了分析。
一、優(yōu)勢分析
(1)可以增強學習效果。在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肯定的教學模式之一就是“先學后教”。在翻轉(zhuǎn)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唱獨角戲”,而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大幅度的提升。而要想實現(xiàn)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必須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教師將ATP的結(jié)構的時候,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螢火蟲,然后讓學生先把材料進行閱讀,并且?guī)е恍┮蓡栠M行課本閱讀,然后學生先進行思考探究,在心里想象出ATP的結(jié)構模型,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更好的掌握知識。這樣就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有巨大的好處。
(2)尊重學生的天性。每一個學段的學生都有屬于這一時期的獨特特點。就高中學生而言,他們正青春年少,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希望得到家長、教師、同學的尊重與認同。也就是說,高中生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是十六歲左右的孩子,他們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價值判斷,需要得到教師的支持和信任,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有著很大的選擇性,這對于學生的心理需求有著很大的幫助。這樣一來,學生對于高中生物的學習就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進而僅能在自主學習中表現(xiàn)的更積極也更為自覺,幾乎不用老師進行叮囑就可以自行學習。
(3)落實分層教學目標。落實分層教學目標不是讓學生“分層”,而是通過各種分層活動設計,促使學生都能不斷地有所獲,而要想實現(xiàn)分層目標,我們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個性化的適宜的學習空間。如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心理活動和學習經(jīng)驗,每個人之間的差異相當大,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也是比較獨立的,自己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沒必要和其他人的一樣,最終的學習結(jié)果也肯定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二、方法分享
(1)改變評價方式。評價的目標是為了引導、發(fā)現(xiàn)、督促,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評價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評價系統(tǒng)并沒有發(fā)揮出預期的效能。在引領學生生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評價可以發(fā)揮出極大的價值,基于此,筆者建議,我們可以改變評價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提供方向、方法、動力。如在高中生物的自主學習表現(xiàn)形式是動態(tài)的,所以,在自主學習行為表現(xiàn)的評價中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體,加之終結(jié)性評價,主要觀察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變化,同時采用小測驗或者和教師交流得到學生的學習成果,然后對這個結(jié)果進行一個整體的評價。
(2)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在提及自主學習活動時,人們想到的就是讓學生“獨自”學習,其實在筆者看來,這種理解也是錯誤的,獨自學習活動也需要得到豐富的支持。如學生需要擁有獨自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自信心與學習的動力,當然還需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筆者建議,我們要注意將師生互動作為幫助學生奠定學習基礎的途徑之一,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生成自學的能力。還是以評價活動為例,高中生物的自主學習是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所以離不開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能夠知道自己在一段時間內(nèi)學到的知識有哪些,在哪里的學習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這樣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把自主學習取得的效果最大化。但是學生自己的評價可能只是一個參考,學生對自己的某些方面的學習效果還不能清晰的了解,對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也不能明確的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其他人的評價來完善整個評價,其中包括小組成員或者是教師的評價,通過自己和他人的綜合評價,就可以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并且能夠把學習當中的不足及時加以改正。
(3)準確把握學生的發(fā)展信息。既然要放手讓學生參與自主化的學習活動,那么教師就需要構建一種動態(tài)化的觀察體系。通過把握學生的發(fā)展信息,進而促使自己的指導活動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與學生保持同步。以評價為例。因為高中生物自主學習的特殊性,所以在評價方法上就不能用定性的方法進行評價,應該使用定量和定性兩種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完成評價。比如在評價上,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進度進行一個基礎性評價,然后再根據(jù)學生在這一方面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完成評價,這樣就能夠?qū)W生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做出一個綜合評價,這樣的評價才是對學生準確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也能夠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打定一個學習基調(diào),幫助學生學習。
綜上所述,在學校教育實踐中,我們在引領學生完成一次次的“學活動”,但事實上,我們想要的卻是,學生能夠成為完成自主化學習活動的會學的學習者?;诖?,我們要注意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主要目標。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試析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50-52.
[2]劉春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及其比較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