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衣爾
摘 要 樹人先樹德,育人德為先,學校教育的任何學科,都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團結友愛、遵守紀律。根據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課新課程標準,在學校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滲透德育教育,主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本文主要以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進而深入研究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7-0027-01
每一位學生就好像一顆種子,在適合的土壤環(huán)境與自然條件下還離不開園丁的栽培,在千萬種栽培澆灌的方法中,教師必須要以“德”為根本,唯有具有美好品德與正確價值觀導向的學生,才能夠在學習掌握知識后將知識運用到正確的領域中,讓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德育教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它并不局限在“思想品德”課這一門課上,而是需要滲透到各個學科當中,體育教學自不例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巧妙滲透德育教育,以此來熏陶學生的思想,塑造學生的高尚品格。
一、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
進入新時期以來,社會發(fā)展建設迎來了新的階段,原有過去的體育教學模式由于其局限性,已經不能夠適應當下現(xiàn)代體育教學環(huán)境,使得在體育教學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一方面,教學思想意識逐步滯后,相比新課標教育制度改革所提出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在加強學生體育活動的基礎上多半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yōu)橹饕康?,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思想觀念沒有得到重視,這也是與當下教學實際、社會環(huán)境背景所制約的,導致了教學目的相對單一,不能夠正確地對學生學習計劃做出指導。另一方面,由于小學生特殊的年齡階段,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總是會表現(xiàn)出活潑好動的狀態(tài),同時現(xiàn)代小學生大多來自于獨生子女的群體中,思想相對獨立,導致了在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包括開小差、不服從教師指揮、獨占教學器材的現(xiàn)象,給教學實踐管理帶來了難度。在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實踐進程當中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內容規(guī)劃,教師也是為了避免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發(fā)生磕碰現(xiàn)象而減少教學實踐內容,導致忽略了德育教學內容,不能夠向學生講解團隊協(xié)作、榮辱與共的體育精神,致使學生體育學習不能夠均衡發(fā)展。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一)體育教師備好德育課
體育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課程內容與德育教育的契合點,盡可能地設想到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適時進行德育教育。例如我在“小組跳繩賽”的備課中,就考慮到了每個小組人員的搭配,盡量使每個小組的能力趨于平衡,這樣有利于公平競爭,樹立公平競爭的思想;設想小組中有同學跳得不好而產生矛盾的時候,怎么樣去解決矛盾,引導學生如何相處,如何處理好爭取比賽勝利與團結同學共同進步的關系,爭取集體榮譽感的同時,學會關心他人,保證集體。
(二)團隊活動教育
小學體育項目中有不少都可以通過團隊訓練的方式來完成,而這種方式對于德育教育中的集體主義精神、協(xié)同合作能力、換位思考的同理心等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做好團隊活動教學。比如,在田徑項目中,接力跑就是一個講究配合默契的項目。四個人為一個小隊,那么,每一棒該由誰來跑,隊員與隊員在交接棒時該用哪種方式能夠減少甚至是消除可能出現(xiàn)的時間阻礙?后一棒的隊員啟動跑的正確時間和交接棒的區(qū)域應該是什么?隊員與隊員交接棒時如何做到動作正確、杜絕交接棒失誤?接力跑是團隊項目,講究的就是同心協(xié)力,團結取勝,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師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
(三)豐富學生的健康知識,培養(yǎng)健康行為
體育健康知識的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運動行為,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并具備一定的健康行為意識,才能更好地在體育運動中受益學生可通過教師傳授、課外閱讀等多種方式獲得健康知識,教師在這其中應發(fā)揮關鍵性的指導作用。如在排球的教學中,學生在進行頭頂雙手傳球時,當一方傳給另外一方排球時,部分同學會將手指彎曲、合并,實際上這個動作危險系數(shù)較高,此時教師應果斷終止學生的練習,及時告知學生這個動作可能使手指受傷,并詳細向學生講解正確的接球動作要領,避免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受傷。又如在組織“跨欄跑”的體育活動時,部分同學嘗試進行反欄跨越,教師應也及時制止學生的這一動作。同時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帶領學生做好體育熱身活動,提高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受傷的預防意識,并通過設計專題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健康知識,進而規(guī)范學生的體育健康行為。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學模式對于推動小學體育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通過教師轉變思想觀念、改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參與活動,不僅促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小學體育未來發(fā)展建設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趙川.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220.
[2]蘇小堅.淺議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8(14):127+129.
[3]李見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0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