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楓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穩(wěn)健發(fā)展,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育人思路逐步拓展,為優(yōu)化配置教育資源奠定基礎。STEM理念作為先進育人思想,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累積創(chuàng)新實踐經驗,提升了自身綜合素養(yǎng)。通過分析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策略,以期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
關鍵詞:STEM理念 高校 計算機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9—0072—02
STEM理念主要是指將科學、工程、數(shù)學等多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解決具體問題,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大價值。然而,當前與高校計算機教學相關的STEM理念教學研究成果較少,加之不同高校計算機教育條件存在差異性,未能形成富有導向性的育人體系,這也為本次研究創(chuàng)造條件?;诖耍瑸樘岣吒咝S嬎銠C教學質量,探析SET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STEM理念的價值
其一,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助力教師累積教改經驗,多渠道輸出計算機知識及技能,引導學生完成計算機學習任務;其二,優(yōu)化配置計算機教育資源,打造良好的計算機教育體系,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其三,凸顯高校教育特點,面向社會培育“雙創(chuàng)”人才,為學生更好地與社會對接鋪平道路,達到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要點
1.教材
以教材為依托思考“S”(科學)、“T”(技術)、“E”(工程)、“M”(數(shù)學)教學資源融合模式,助力學生應用計算機知識及技能掌握探索客觀事物的方法,具備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落實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目標,一旦教學內容偏離教材,將出現(xiàn)浪費教學資源、降低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等問題,為此,教師需在應用固有教材前提下以發(fā)揮本校育人優(yōu)勢為先導創(chuàng)編“校本化”計算機教材,為多渠道整合STEM理念下的計算機教學資源奠定基礎。
2.學生
基于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加之所選專業(yè)發(fā)展與計算機教學需求不盡相同,單一化育人思想已然無法契合新時代學生計算機學習實況。為此,教師需根據學生計算機學習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為基點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建立個性化計算機教學體系。例如,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學生,教師可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比例,導入計算機編程等知識,使學生思維更加靈活,學習效率隨之提高,繼而有效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
3.課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需從思想情感、知識技能、價值觀念等方向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思想,引導學生全方位發(fā)展,使學生不僅專業(yè)素養(yǎng)過硬,還具備職業(yè)素養(yǎng)、道德情操、創(chuàng)新等能力,助力學生成為“雙創(chuàng)”人才,滿足新時代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切實需求?;诖?,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需圍繞新課標展開,確保學生能夠認識、解釋并改造客觀世界。[1]
三、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原則
1.綜合性原則
STEM理念主要是指科學、工程、技術及數(shù)學學科加持下所推行的教育思想,相較于傳統(tǒng)教育理念,它要求學生具備探索、利用客觀規(guī)律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改造客觀事物,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實踐目標。為此,高校計算機教學需遵循綜合性原則,打破學科壁壘,融合教育資源,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
2.針對性原則
為突出高校教學特色,引導學生有效應用計算機知識及技能,教師需遵循針對性原則,從本校育人特色、教育資源、生源特點等角度出發(fā)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更加契合實際。同時針對各個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調整,助力學生順利與崗位對接,達到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目的。
3.生本性原則
根據學生學習進度、狀態(tài)、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規(guī)化設計教學方案,調整育人資源,助力教師完成計算機教學任務。為此,STEM理念下的教師需了解學生,通過課堂提問、測試、實訓、頂崗實習等途徑把握學生計算機學習規(guī)律,整合育人資源,創(chuàng)新計算機教學方法,繼而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2]
四、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阻力
1.忽視STEM理念
雖然STEM是數(shù)學、工程、技術及科學的簡稱,但STEM理念下的教學活動并不局限于上述學科及相關知識,可以說一切與計算機教學相關的知識均可納入課堂。然而,當前有些教師育人思想較為僵化,忽視STEM理念,認為其與計算機教學無關,育人思路較窄,影響高校計算機教學成效。
2.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有待創(chuàng)新
為多渠道整合育人資源,完成新時代計算機教學任務,教師需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豐富教育手段,為調配教育資源,攻克育人阻力奠定基礎。然而,當前計算機教學模式單一,教育手段不佳,無法助力教師積累教改經驗,降低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
3.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體系需要調整
在傳統(tǒng)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關注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知識及專業(yè)技能,忽視該學科與學生專業(yè)發(fā)展、能力提升的緊密關聯(lián),削減STEM理念下的計算機教學綜合成效,為此,教師需革新育人體系,為搭建更優(yōu)計算機教學平臺奠定基礎。[3]
五、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策略
1.樹立STEM理念育人意識
教師需積極學習STEM理念,思考其與計算機教學的關聯(lián),整合新時代教育資源,為完成教學任務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在STEM理念下將工程學知識、科學等知識納入計算機教學體系,引導學生運用計算機知識及相關技能探索客觀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將計算機視為改造客觀世界的“工具”之一,達到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的目的。
2.創(chuàng)新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
為積累育人經驗,完善教育體系,教師需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為有效應用STEM理念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可采用項目實訓教學法,圍繞計算機教學內容設計實訓課題,提出項目探討問題,組建項目小組,組內成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在實踐、探討、協(xié)作、總結中掌握計算機知識及技能應用方法,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新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目標。
3.完善STEM理念下的教學體系
首先,教師需明確育人目標,思考實現(xiàn)該教學目標所需條件;其次,高校負責審核該教學目標,為助力教師實現(xiàn)育人目標調配教育資源,確保高校育才上下聯(lián)動,削減計算機教學阻力,最后將教研、教評等環(huán)節(jié)納入教學體系內,確保教師可不斷提升自身育人能力,有實力妥善應用STEM理念。例如,教師在推行信息化教學模式時,可將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實踐能力、自學等核心素養(yǎng)視為教學目標,要求校方完善信息化教學體系,調配信息化教學資源,如搭建教學數(shù)據庫,為教師多渠道輸出綜合性育人內容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使STEM理念下的高校教學體系更為完善,為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奠定基礎。[4]
六、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教師需端正教學態(tài)度,以教材、學生及新課程標準為要點,在綜合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及生本性原則指引下樹立STEM理念育人意識,創(chuàng)新STEM理念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完善STEM理念下的教學體系,在達成新時代計算機教學目標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助推高校育人事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云,王健.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校計算機課程建設與改革[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10):72-73.
[2]李卓瑋,薛耀鋒,牛艷艷.基于STEM的Arduino開源硬件教學設計與研究[C]//第22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1406-1409.
[3]王曉丹.學習型社會下的本科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427-431.
[4]臧勁松.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49):248-250.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