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放式教育理念在思政教學中的滲透提高了學生參與思政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了學生傳統(tǒng)單一、滯后、片面的學習方式,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有重要價值。本文分析了開放式理念在思政教學中的滲透意義以及具體的滲透措施。
關鍵詞:思政教學;開放式教學理念;滲透
高校思政課是開展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通過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改革開放的40年來,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實現了從經驗到學科的轉化,思政教育理念也不斷日新月異,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 開放式理念在思政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對于思政課堂,大多數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不高,在其中落實開放式教育理念,能夠鞏固學生在思政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的學習參與度,改變了傳統(tǒng)思政課堂中教師一言堂的角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歷史時代下,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呼吁到達了新高,在中小學階段,雖然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的改革,但是實施的卻是應試教育,在這種教育思維下,導致學生的視野狹窄,創(chuàng)新能力弱。在思政教育中落實開放式的教育理念,能夠幫助學生展現自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拓寬視野范圍,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十分有益。同時,開放式教學理念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和機會,為融洽師生關系的構建提供了便利,為思政教育質量的提升奠定了扎實的群眾基礎。
二、 思政教學中開放式教學理念的滲透分析
(一) 精心選擇思政教育題材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學生了解信息的方式、渠道等,都呈現出了新的特征,在思政課堂上,教學內容不能簡單局限在教材中的內容和觀點上,而是要精心選擇思政教學內容,將古今中外感人、生動的案例引入思政課堂上,在把握教材主要內容的前提條件下,讓思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可以通過思政課堂的學習認識自我、了解國家大事。對于當代95后、00后大學生而言,如果將思政課還是當作傳統(tǒng)的說教課為學生講解,效率不高,學生也不感興趣。精心選擇、優(yōu)化思政教育題材,對各類內容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在授課時,即可做到靈活應用。
(二) 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開放式理念指導下的思政教學課堂要求我們采用多元化的思政教學方法,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處理,通過“話劇”“PPT競賽”“社會實踐”“對話”“討論”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出他們參與思政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并推行案例式、探究式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探索。在思政理論知識的傳遞上,要改變以往單一的講解形式,通過對話、講述、討論等方式營造出良好的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思政學習情境,在上課后,通過“話劇”“小品”“演講”等方式來組織活動,加深學生的記憶,對于此類生動趣味的活動,學生非常感興趣。在活動中,教師也能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查缺補漏,提高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小組合作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小組,各個小組自行選擇項目內容和素材,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經過小組討論和思考后,全班小組參與競賽。最后,由教師來鞏固、分析和解答,找出學生學習環(huán)節(jié)的種種問題,幫助他們答疑解惑。
(三) 高度關注實踐環(huán)節(jié)
思政教學需要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配合,才能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育成效,其中,實踐環(huán)節(jié)既是理論學習的鞏固,又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在高校思政教學中,需要拓展現有的課堂空間,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讓他們可以在第二課堂中親力親為,滿足了學生開展自我教育的要求。
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帶著問題來展開調研,結合社會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給出題目,并開設專題講座,發(fā)放小冊子,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完成后,由教師統(tǒng)一批改,給出分數,將其納入學生成績中,并針對其中的案例做出講解,為學生答疑解惑,通過調查參與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現實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樹立嚴謹的社會責任觀念,并提高學生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還可以開展與思政教育相關的實踐基地,與企事業(yè)單位之間建立聯(lián)系,如“新農村教育基地”“資源節(jié)約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技創(chuàng)業(yè)基地”等,將思政教學理論和實踐環(huán)節(jié)順暢結合。
(四) 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方式
評價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師教學的改進、學生學習的激勵都有重要意義。傳統(tǒng)思政教學大多是采用結果為導向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tài)度等。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評價上,需要將學生全過程表現納入評價范圍中,對于平時回答問題積極、參與活動主動的學生,予以平時分加分,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努力所得。同時,適當降低期末分數的占比,將其控制在50%~60%即可,這種評價方式,與新時期思政教學要求是相符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 結語
不管是在理念,還是在成效上,將開放式教學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在開放式教學體系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則為學生提供全程協(xié)助和指導,可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和高度,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作者簡介:
肖曉丹,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外貿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