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摘 要】論文以長春光華學院通信工程系深度校企合作為研究基礎,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企業(yè)實際需求,探討了《LTE移動通信技術》課程的建設情況。該課程由校企雙方聯合開發(fā),論文從課程的理論教學研究、線上線下資源利用、課程實訓平臺構建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經過3年的建設,該門課程入選首批校級精品在線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授課效果,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
【Abstract】Based on the deep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angchun Guanghua Universit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s. The curriculum is jointly developed by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research, online and offlin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training platform. After three years of construction, this curriculum has been selected into the first batch of high-quality online courses at the school level, and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which has received unanimous praise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關鍵詞】校企合作;LTE移動通信技術;精品在線課程;實訓平臺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xcellent online curriculums; training platform
【中圖分類號】G4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0-0099-02
1 引言
移動通信技術發(fā)展飛快,日新月異。傳統的通信工程專業(yè)課程嚴重滯后于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校企合作是指學校與企業(yè)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yǎng)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yè)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yè)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1]。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yè)合作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為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一片春天。
長春光華學院通信工程系自2012年與深圳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校企雙方遵循“共同制定培養(yǎng)方案、共同實施培養(yǎng)過程、共同開發(fā)教學資源、共同監(jiān)控教學質量”的原則,為通信行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應用型人才。
《LTE移動通信技術》是通信工程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程,該課程以移動通信技術行業(yè)需求為定位,培養(yǎng)學生LTE移動通信系統設計、調試和維護的能力,是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的課程,對于培養(yǎng)學生LTE移動通信設備維護、網絡優(yōu)化具有重要的作用[2]?;谠撜n程的重要性,校企雙方將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及工程師組成了課程小組,專門進行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
下文從課程理論教學研究、線上線下資源利用、課程實訓平臺構建三個方面分別進行了深入研究。
2 課程理論教學研究
課程組通過對主要就業(yè)單位、主要就業(yè)部門、可從事的崗位、同級院校通信工程專業(yè)的充分調研,制定了課程大綱,為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
課程大綱將課程做了如下定位:LTE移動通信技術是通信工程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專業(yè)課程。課程培養(yǎng)學生LTE移動通信設備維護、網絡優(yōu)化的工程能力[3]。
在此基礎上,課程組成員反復研究,將課程內容分為幾大知識模塊:LTE基礎知識模塊、OFDM技術模塊、MIMO技術模塊、隨機接入專題模塊、天線知識模塊、主流硬件模塊、LTE網絡配置模塊、LTE網絡建設實戰(zhàn)模塊等幾部分[4]。
在授課過程中,課程組成員因材施教,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于LTE基礎知識模塊、OFDM技術模塊、MIMO技術模塊,主要采用講授法,應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LTE基本原理及關鍵技術,為后續(xù)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5]。隨機接入專題模塊采用講授法、案例法相結合的方式,講解基本理論的同時,通過工程案例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6]。天線知識模塊采用講授法、案例法、討論法相結合的方式,講述天線基礎知識及應用。主流硬件模塊、LTE網絡配置模塊采用講授法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用仿真軟件完成預設任務的項目,使學生掌握設備工作原理及LTE網絡優(yōu)化流程。綜合運用課程相關知識,采用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實戰(zhàn),使學生完成LTE網絡初步規(guī)劃與建設。
3 線上線下資源利用
LTE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有限的課堂教學難以使學生充分掌握主流的技術。課題組教師充分利用精品在線課、第二課堂等途徑,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有效延展課堂教學。
《LTE移動通信技術》是長春光華學院首批精品在線建設課程。團隊成員分成三個小組:課程設計小組、課程開發(fā)小組、技術支持小組。課程設計小組負責《LTE移動通信技術》在線課程總體設計、微課教學活動設計、翻轉課堂設計。課程開發(fā)小組負責資源的開發(fā),包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微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輔助資源開發(fā)。技術支持小組主要負責微課的錄制、教學資源的上線、在線課程的維護。三個小組分工明確、協作配合,有效地完成了《LTE移動通信技術》精品在線課程建設。
教師通過在線課程平臺,提供《LTE移動通信技術》教學資源,定期維護及更新。學生自主安排時間自學在線課程上的知識,并通過作業(yè)和測試進行自評。教師與學生在平臺上可以自由交流與互動,參與學習討論與分析。同時,學生之間也可以互動學習,互幫互助。學期結束,教師對學生通過特定的評價機制,對學生在線學習情況予以綜合考評。
為了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本門在線課程的視頻錄制了LTE網絡數據配置及網絡建設的工程案例,學生根據學習視頻操作,能夠舉一反三,切實提高自身的實操能力。 學生利用線上豐富的課程資源,主動吸收課程知識,強化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并與課程組教師在線溝通與交流,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此外,課程組教師有效利用第二課堂的線下資源,集中進行LTE知識的講座與培訓,如AMC技術、異構網絡、C-RAN技術等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展。
4 課程實訓平臺構建
課程組成員依托校企合作的資源,建立了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的LTE移動信息網絡實驗實訓平臺,服務于本校的教學和科研。
實訓平臺建設包括無線接入網、核心網、承載網的網絡建設和設備調試等模塊,充分體現大規(guī)模部署建設4G網絡的熱點及方向。
該實訓平臺包含TDD(時分雙工)、FDD(頻分雙工)兩種LTE制式。覆蓋LTE全網端到端,即LTE無線接入、LTE承載網、LTE核心網[7]。系統支持包括網絡規(guī)劃、容量規(guī)劃、設備配置、數據配置以及業(yè)務模擬的LTE網絡建設全流程實操功能。平臺從現網應用出發(fā),完全符合企業(yè)和運營商的實際組網模型,實現了4G全網建設場景與工程任務。
依托LTE實訓平臺,課程組進行實踐教材建設,開發(fā)實訓教材1本。教材內容涵蓋網絡拓撲及網絡設備、硬件安裝及線纜敷設、數據規(guī)劃、本端調試、OMCB數據配置、無線參數配置、版本激活及業(yè)務驗證、LTE網絡建設實戰(zhàn)等內容。教材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任務驅動式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為基礎篇、提高篇兩部分。對于大多數學生,需要完成實訓任務中的基礎篇內容;對于少數綜合能力強的同學,在完成基礎篇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提高篇任務。實訓教材的開發(fā)與實訓平臺建設相輔相成,聚焦于LTE移動通信技術實踐技能的提高,更能體現行業(yè)崗位的需求特點。
5 結語
課程組教師利用校企合作的優(yōu)勢,共同建設課程。在對課程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工程特點的課程知識—素質結構圖,進而制定出課程的大綱。授課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全面增強課程的授課效果。同時,建設課程的實訓平臺,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經過3年的建設,該門課程入選首批校級精品在線課程,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受師生好評。
【參考文獻】
【1】周燕,范海建,蘇品剛.《移動通信技術與應用》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職業(yè)技術,2017(6):56-59.
【2】劉小莉,王俊,余翔,等.LTE移動通信實訓教學平臺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5):154-157.
【3】黃海龍,李元.工程訓練平臺創(chuàng)客空間的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7):156-159.
【4】鄧永霞.基于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體驗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5.
【5】封莎,王平.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思政課教學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1):59-62.
【6】王偉,段明義.淺析在線開放式教育新模式——MOOC[J].無線互聯科技,2014(2):235-236.
【7】黃海龍,曲曉海.基于Adobe平臺工程訓練立體教材的建設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23):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