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晉康
2019年8月28日,由熵一資本和啟承轉(zhuǎn)合聯(lián)合舉辦的第25期三生讀書會在熵一北京公司大廳成功舉辦。本期讀書會,30多位來自不同工作崗位的書友在姜再遠老師的帶領(lǐng)下,分享了傳奇投資人索羅斯的傳奇著作:《金融煉金術(shù)》。
《金融煉金術(shù)》是全球最杰出的基金經(jīng)理人喬治·索羅斯的著作。索羅斯是目前全球最具實力且獲利最高的投資人之一,《商業(yè)周刊》尊稱他為“撼動市場的人”。
自從1969年成立量子基金以來,他便以年投資回報率35%的業(yè)績,賺進無數(shù)財富,樹立了自己在金融投資史上的地位。《金融煉金術(shù)》一書為索羅斯自己撰寫,詳細地介紹了他自己獨創(chuàng)的“反身性理論”及其在金融投資上的應(yīng)用實踐。
本期的導讀老師姜再遠老師是一位資深的金融市場投資人,長期從事期貨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豐富的一線操盤經(jīng)驗,并對外匯交易有著獨到且深刻的見解。今天,姜再遠老師從索羅斯的生活背景,師承,理論三個方面,一起為我們分享《金融煉金術(shù)》。
姜老師主要講了索羅斯所提出的易錯性(fallibility)和反身性(reflexivity)。索羅斯創(chuàng)立的反身性理論是對傳統(tǒng)金融投資理論的全新突破與完善,我們對所處世界的理解注定了天生就是不完全的,我們對于做成決定所需要了解的狀況,其實是受這些決定影響的。
在參與者的期望和事件的實際結(jié)果之間,天生就有一種歧義,有的時候歧義可以被負反饋修正,但有時歧義太大,觸發(fā)雙向反饋機制,就會成為決定事件過程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實際情況對應(yīng)人的思想——這是認知功能;另一方面,人做出影響實際情況的決定,這些決定并非根據(jù)實際情況做成,而是根據(jù)人對實際情況的解釋做成——這一點稱為參與功能;兩個功能從相反的方向作用,彼此互相干擾,兩者間的互動以雙向反饋機制表現(xiàn)出來,往往造成市場的不確定性。
索羅斯從認識論的高度深刻意識到自己的投機判斷和決策仍可能出錯,因而保持了對變換莫測的金融市場的高度敬畏心理和風險控制意識,在具體操作上進而保持了高度彈性。索羅斯將本書取名為《金融煉金術(shù)》,并非指它是金融市場點石成金的秘籍,而是因為他出于對市場近乎謙卑的敬畏,才將此理論定義在金融實驗的意義上。
一本書,一位導師,一場對話;三層體驗,三段修煉,三生有幸。三生讀書會定位于生涯、生活、生命,是由熵一資本和啟承轉(zhuǎn)合聯(lián)合舉辦的公益讀書會,至今為止已堅持兩年有余共舉辦了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