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應關注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措施,以使學生在正確的學習方式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進而提升數學能力和素養(yǎng)。本文根據初中數學學科的內在邏輯和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探究了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夠為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水準提供教學思路。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應用初探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5-0081-02
引? ? 言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較以往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分層教學是如今比較符合初中生學習特點的數學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班級的成績均衡。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師強迫學生學習是非常無效的。基于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分層教學是一種迎合學生心理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實際學習情況,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另外,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強的補充性和針對性,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有所收獲,從而逐漸地拉近班級的數學數學成績[1]。本文在介紹了分層教學優(yōu)勢的基礎上,還提出了三種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方式,即科學建立分層目標、科學進行分層提問、科學布置分層作業(yè),下文將對其一一展開介紹。
一、科學建立分層目標
學生受家庭教育、智力思維、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有些學生可能通過自學就能掌握教材的核心內容,而有些學生卻在教師的指導下都不一定能清晰地理解教學內容,在這種教學情況下,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三個層次,并按照學生的學習層次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以此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
例如,在執(zhí)教《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層次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如針對優(yōu)等生的教學目標是掌握本節(jié)課的學習難點和學習重點,即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用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針對中等生的教學目標是會判斷一組數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會用代入消元法解決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針對學困生的教學目標為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有關概念,并會判斷一組數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值得注意的是,中等生需要在完成學困生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再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而優(yōu)等生需要在完成中等生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再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然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取得更大的進步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教師需要仔細關注學生的學習變化,并及時調整學生分層,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
二、科學進行分層提問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激勵的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又能調動每個層次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在數學教學中,科學的分層提問需要把握以下原則:(1)對于簡單的問題,優(yōu)先選學困生回答,當學困生回答正確時,教師要通過鼓勵的眼神或動作激勵學生,提升其學習的信心;當學困生回答錯誤時,教師可安排中等生回答問題;當中等生回答正確時,教師再安排學困生重復回答,并鼓勵學困生再接再厲。(2)對于困難的問題,教師可優(yōu)先選擇優(yōu)等生回答,當優(yōu)等生回答正確時,教師要在對其肯定的基礎上,鼓勵其繼續(xù)努力。之后再安排中等生、學困生重復回答,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當優(yōu)等生回答錯誤時,教師要在表示問題有些復雜的基礎上,針對優(yōu)等生錯誤的地方進行詳細教學,之后再次請優(yōu)等生回答,中等生、學困生重復回答,并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3)對于一般困難的問題,教師要優(yōu)先選擇中等生回答,然后請學困生重復回答。這樣的提問方式能夠集中每個層次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在積極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進而努力學習數學,提升數學成績和能力。
例如,在執(zhí)教《平行線的判定》時,教師可針對學困生提問:“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平行線的概念,你能告訴老師什么是平行線嗎?”這時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要用肯定的眼神鼓勵學生。接著,教師可針對中等生提問:“觀察幻燈片的圖片,在畫圖的過程中,什么角始終保持相等?由此你能發(fā)現判定兩直線平行的方法嗎?”該問題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思考后進行回答,但是問題復雜度不高,中等層次的學生能夠回答正確。在講完平行線的判定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具體的平行線判定問題,向優(yōu)等生提問:“假如∠1=∠2,能判定哪兩條線平行?”這個問題需要學生用逆向思維來思考,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優(yōu)等生通過認真的思考也能正確解決。這么做能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都受到關注,也能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都有所收獲。
三、科學布置分層作業(yè)
傳統(tǒng)的數學作業(yè)是統(tǒng)一的,教師主要會傾向中等生來布置數學作業(yè),這么做既會浪費優(yōu)等生的學習時間,又不利于學困生完成作業(yè),對全班學生的整體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表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大大提升學生作業(yè)的完成質量。
例如,在執(zhí)教《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學困生布置作業(yè)難度如“如果一個圓的半徑是8cm,圓心到一條直線的距離也是8cm,那么這條線和這個圓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這樣的問題;針對中等生布置作業(yè)難度如“已知P(3,4),以P點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P與坐標軸有四個交點,則r的取值范圍是多少”這樣的問題;針對優(yōu)等生布置作業(yè)難度如“在△ABO中,若OA=OB=2,圓O的半徑為1,當∠AOB滿足什么條件時,直線AB與圓O相切;當∠AOB滿足什么條件時,直線AB與圓O相交;當∠AOB滿足什么條件時,直線AB與圓O相離”這樣的問題。這樣的作業(yè)布置方式,既能夠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做數學作業(yè)的積極性,還能大大地提升數學作業(yè)的完成度,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有積極的意義。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重要的幫助。數學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充分發(fā)揮分層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分層教學的幫助下提升數學能力和素養(yǎng),這對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水準,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fā)展也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王躍會.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9(04):18.
作者簡介:李啟云(1975.10—),男,廣西賀州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參與第一期廣西課程資源庫建設,所提供課例獲廣西區(qū)二等獎。